從湖南醴陵出發,一路向北,跨越四千多公里,最終抵達新疆可可托海。這趟旅程,不是簡單的地理跨越,更是一場與自我、與自然的深度對話。沿途的風景,從江南的溫婉到西域的蒼涼,每一步都充滿未知與驚喜。
其實吧,很多人都有這個念頭,但真正敢邁出這一步的沒幾個。你想想,一個人面對陌生的環境、不確定的天氣、還有可能隨時出現的突發狀況,這壓力不是一般的大。我出發前,連我媽都替我捏把汗,說我是“作死”。
根據我自己的統計,路上超過70%的時間都是獨處。比如在青海湖邊,我看著數據,一個人在景區待了3小時,遇到的人不超過10個。這種孤獨感,不是你坐在咖啡館發呆那種,是能穿透骨髓的。不過有時候也挺好,特別安靜。
地區 | 獨處時間占比 | 遇到人數 |
湖南到甘肅 | 65% | 平均每小時2人 |
青海到新疆 | 85% | 平均每小時0.5人 |
記得在阿勒泰過夜,零下20多度,帳篷外風聲像野獸在嚎叫。我縮在睡袋里,能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你問我怕不怕?當然怕!不過轉念一想,這要是都扛不住,以后還怎么見世面?第二天起來,眉毛都結霜了,那感覺,一輩子忘不了。
醴陵的朋友圈還在曬夜市小龍蝦,我在可可托??兄鴥鲇驳拿姘?。這種對比,像隔了個系。其實吧,不是物質落差,是那種生活節奏的沖擊。你習慣了24小時便利店,突然面對一天只開3小時的鎮上小賣部,會突然不知道怎么辦。
「你到了嗎?」「剛到可可托海,信號都沒了。」
我觀察了一下,路上遇到的自駕獨行的人比前幾年多了至少30%。特別是年輕人,越來越多人把“一個人的冒險”當成畢業禮物。不過吧,這趨勢是好是壞真難說,畢竟太野的地方,不是誰都適合闖。
路上遇到個背包客,他說:“你花了這么多錢受罪,圖啥?”我反問他:“你每天擠地鐵上班,圖啥?”其實吧,值不值只有自己知道。對我來說,值!你看我這曬得黝黑的胳膊,這凍裂的嘴唇,都是勛章。
如果你問我還會再來一次嗎?答案是肯定的。不過吧,這次我會更聰明點,比如帶個靠譜的衛星電話。其實吧,野,有時候不是目的,是過程。就像我朋友說的:“你看那片戈壁,它不管你多野,照樣還是那片戈壁?!?/p>
旅途的盡頭,你遇見的不僅是風景,更是另一個自己。
編輯:新疆旅游-合作伙伴
本文鏈接:http://www.51taibao.com/xinjianglu/23351504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