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臺河到珠峰自駕游:一場說走就走的壯麗之旅
從黑龍江的七臺河出發(fā),一路向西,穿越數(shù)千公里的壯麗山河,最終抵達世界屋脊的珠峰,這是一場怎樣的冒險?沿途的風(fēng)景如畫卷般展開,從東北的廣袤平原到青藏高原的雪山冰川,每一段路程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這車…能開到嗎?”——出發(fā)前的焦慮
其實,很多朋友跟我一樣,第一次規(guī)劃這么長的自駕路線時,心里都沒底。比如,我有個哥們兒就問:“這車…能開到嗎?”說實話,我也緊張過。畢竟,全程超過4000公里,海拔落差從幾百米到5000多米,對車和人都得是場考驗。不過后來發(fā)現(xiàn),只要準備充分,其實沒那么嚇人。
第一站:哈爾濱——東北的“文藝復(fù)興”
從七臺河到哈爾濱,差不多400公里。其實,這一段主要是為了補給和調(diào)整。哈爾濱的冬天冷得像冰窖,不過市中心的索菲亞教堂廣場上,暖黃色的燈光映著雪景,讓人忘了寒冷。我親眼見過,有游客穿著大棉襖,對著教堂拍照,嘴里哈出的白氣在燈光下看得清清楚楚。不過跟比起來,這里的海拔低得可憐,只有170多米,簡直跟平原沒區(qū)別。
翻越唐古拉山:高原反應(yīng)的“生死線”
其實,真正讓人緊張的是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比珠峰(5200米)還高!我記得當(dāng)時,我老婆的臉色瞬間變白了,頭痛得直不起腰。不過我們提前買了氧氣瓶,還好。其實,很多人都說,高原反應(yīng)是自駕的最大痛點。比如,有數(shù)據(jù)顯示,超過60%的第一次進藏者會不同程度地出現(xiàn)高原反應(yīng)。不過只要你放慢速度,多休息,問題不大。
高原反應(yīng)真的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怎么應(yīng)對。
拉薩:不只是“圣城”,更是“適應(yīng)站”
其實,到了拉薩,很多人以為就到了終點,其實這才是真正的開始。拉薩海拔3650米,比珠峰低,但濕度低、紫外線強,照樣讓人吃不消。我記得在八廓街,有位藏族阿媽拉著我問:“年輕人,要不要喝碗酥油茶?”那味道,咸咸的,暖暖的,喝下去確實舒服多了。不過跟東北的豆?jié){比,這口感真是…一言難盡。
- 在拉薩至少待2天,讓身體慢慢適應(yīng)。
- 每天喝2升水,防止脫水。
- 別劇烈運動,散步就好。
珠峰:親眼見到的“世界之巔”
其實,從拉薩到珠峰,還有380公里。不過這一路全是風(fēng)景。比如,納木錯湖,海拔4718米,湖水藍得像剛洗過的天空。不過我們當(dāng)時差點迷路,因為導(dǎo)航一直說“請掉頭”,結(jié)果我們開到了荒野里。后來,遇到一位牧民,用不太標(biāo)準的普通話說:“跟著牦牛走,不會錯。”真的,跟著牦牛群,我們竟然找到了路!
珠峰的日出,是我見過最美的畫面。雪山在晨光中從灰變金,那種震撼,語言真的無法形容。
數(shù)據(jù)說話:為什么自駕比更值得?
其實,很多人問,為什么不坐?比如,成都到拉薩的,雖然舒服,但沿途的風(fēng)景你只能通過小窗戶看。而自駕呢?數(shù)據(jù)顯示,自駕能多看到約30%的風(fēng)景,而且自由度更高。比如,我們曾在唐古拉山口停下來,看了一場日落,那金色的光芒灑在雪山上,比任何畫面都美。不過自駕的成本確實高,油費、過路費、住宿,算下來比貴一倍不止。
小插曲:藏民家的晚餐
其實,路上最難忘的不是風(fēng)景,而是人。比如,在日喀則,我們迷路時,被一位藏族大叔請到家里吃飯。他不會說普通話,我們也不會藏語,但他就一個勁地給我們夾牦牛肉,端青稞酒。那酒,一口下去,辣得我直咳嗽,不過后來才知道,那是藏民的最高禮節(jié)。其實,這種純樸,在城市里根本找不到。
爭議焦點:自駕,到底值不值?
其實,現(xiàn)在網(wǎng)上有兩種聲音。比如,有人說:“花那么多錢和時間,受罪。”也有人說:“不自駕,等于白來?!蔽覀€人覺得,值不值,看你想要什么。比如,我老婆說,她最開心的不是看到珠峰,而是我們一路上互相照顧的樣子。不過如果你只是想打卡拍照,那確實沒必要這么折騰。其實,自駕,更像是一場修行,考驗的是你的耐心和勇氣。
珠峰的星空,比任何天文館都清晰。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有些東西,真的需要親自去體驗。
這場旅行,改變了什么?
其實,現(xiàn)在回想起來,這場旅行最大的收獲不是照片,而是心態(tài)。比如,以前我覺得5000米是天文數(shù)字,現(xiàn)在我知道,只要一步一個腳印,也能到達。不過如果你問我還會不會再去,我會笑著說:“當(dāng)然!下次,帶上孩子!”
大家還看了:
七臺河到拉 七臺河路線 七臺河怎么走 七臺河到西藏珠峰大本營必去地
精彩評論


責(zé)任編輯:拍照狂魔進階版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