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去年我表哥在深圳拼了命攢錢,終于實現了旅游夢,結果剛到色季拉山就高反得走不動道,直接在山腳下躺了兩天,手機里全是"救命啊我快不行了"的語音。那痛苦勁兒,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回來后他高反不是鬧著玩的,這玩意兒比深圳996還傷人!現在2025年了,每年還是有無數深圳老鄉前赴后繼往跑,所以今天咱就來好好嘮嘮色季拉山的高反問題,給大伙兒避避坑。
色季拉山海拔4728米,是林芝到魯朗的必經之路,風景確實絕美,但高反問題也確實存在。下面咱就來盤點幾個大家最關心的點:
色季拉山的高反程度因人而異,但確實不容小覷。一般來說剛到高原的人有70%概率會感受到不同程度的高反癥狀。輕的可能只是頭暈、惡心,重的可能直接喘不上氣、徹夜失眠。我表哥就是典型的重高反案例,他說當時感覺像是喝醉了酒又抽了大煙,整個人飄在半空中。
深圳海拔大概5米左右,色季拉山4728米,這中間的落差直接達到了4723米!相當于垂直爬了接近兩座深圳之峰。這么大的海拔跨度,身體根本沒時間適應,高反自然就找上門了。特別是深圳人習慣了濕潤溫暖的環境,突然來到高原干燥寒冷的地方,身體壓力真的不小。
高反癥狀五花八門,常見的有:
我同事小王去年去的時候,直接在觀景臺蹲著干嘔了半小時,最后被同伴抬下來的,真是讓人心疼又搞笑。
紅景天這玩意兒確實有點用,但別神話它。提前15-20天開始吃,每天兩次,確實能提高身體抗缺氧能力。但要注意:
我建議可以備點,但別完全依賴它,身體適應才是根本。
高反來了別慌,試試這些土方法:
我表哥最后就是靠這些方法慢慢緩過來的,雖然過程痛苦,但總算是挺過來了。
高反這東西不看年齡看體質,但以下人群確實更容易中招:
人群類型 | 高反概率 | 原因分析 |
---|---|---|
深圳長期居民 | td>高 | 低海拔環境+濕熱氣候,身體適應能力弱 |
年輕男性 | 中等 | 容易忽視癥狀,喜歡逞強 |
有呼吸道疾病者 | 極高 | 本身供氧能力就弱 |
所以深圳老鄉們一定要特別當心,咱們平時活動量少,突然到高原更容易出問題。
老人小孩去色季拉山需要特別謹慎:
我鄰居去年帶7歲兒子去,結果孩子高反嚴重,最后提前返回,真是心疼又無奈。
2025年去色季拉山,除了常規準備,這些新建議要記牢:
現在科技這么發達,多利用點工具能大大提高安全性。記住,安全第一,風景第二!
色季拉山的美景確實讓人心馳神往,但高反問題也確實需要重視。希望大家都能做好充分準備,既能欣賞到"離太陽最近的地方"的美景,又能平安健康地回到深圳繼續搬磚。記住,旅游是為了開心,不是來受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