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第一次燉金絲燕窩時心里那份緊張和期待至今難忘。看著那些金絲縷縷的燕窩心想,這不就是滋補養顏的圣品嗎?但燉煮的每一個細節,尤其是水量控制,真是一門學問。
水量,多還是少?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燉金絲燕窩的水量真的很講究。我曾聽一個燉燕窩高手說,一般對于加水量是燕窩重量的5-6倍。比如10克的燕窩,就需要加入50到60毫升的水。少了,燕窩燉不透;多了營養成分又容易流失。
燉煮時間也是作用水量的一大因素。一般對于要是水放多了,燉煮時間就需要相應延長,否則燕窩燉不軟糯。我以前就犯過這樣的錯誤,水加太多了,結果燉了一個小時燕窩還是硬硬的。后來調整了水量,控制在了一個合適的范圍,燉出來的燕窩軟糯又不失嚼勁。
當你看到燕窩在燉盅里慢慢從緊繃變得柔軟,那種成就感真是難以言表。記得有一次,我在燉燕窩時水放得恰到好處,燕窩燉好后,色澤金黃,口感滑嫩就像絲滑的綢緞在舌尖舞動。
那天朋友來做客,看到我在燉燕窩,好奇地問:“你燉燕窩怎么這么在行?”我笑著回答:“都是一次次試驗出來的,燉燕窩嘛,關鍵在于水量和火候。”朋友聽后,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爭議焦點:燉煮方法哪家強?
關于燉燕窩的方法,網上說法不一,有人主張用高壓鍋,有人堅持用傳統的燉盅。我個人傾向于傳統燉盅因為這樣燉出來的燕窩口感更自然,營養也更豐富。
燉金絲燕窩,不僅僅是一個燉煮過程,更是一種對生活品質的追求。當你掌握了水量和火候你會發現,燉燕窩其實也是一種享受生活的辦法。期望我的分享,能給你帶來一絲啟發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