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作為一個喜歡燕窩多年的老饕,今天想跟你們聊聊燕窩品質的那些事兒。
燕窩的產地對品質真的有很大影響。比如我第一次買燕窩的時候,就被產地搞蒙了。后來才知道,印尼產的燕窩量最大,價格也相對便宜,但泰國的燕窩雖然貴點,口感卻特別獨特。不過泰國的燕窩產量少,市場上假貨也多,所以選的時候得格外小心。
說實話,采摘季節這個東西,我一開始也沒太在意。后來發現,不同季節的燕窩品質確實不一樣。比如春天的燕窩比較嫩,夏天的燕窩水分更多,秋天的燕窩口感更緊實。我第一次買到秋天的燕窩,燉出來特別筋道,心里那個開心啊。
加工工藝也是個大問題。我之前買過一次燕窩,燉出來感覺特別硬,后來才知道可能是加工時沒處理好。好的燕窩應該經過手工挑毛,雜質少而且分布自然。要是看到燕窩表面特別干凈,甚至有點刺鼻的味道,那就要小心了,可能用化學藥劑處理過。
保存方法也很關鍵。我有一次買了燕窩忘記放冰箱,結果拿出來發現已經受潮了。后來查了一下,燕窩的儲存溫度是干燥陰涼的地方,千萬別讓它受潮或者發霉,不然就浪費了。
燉煮時間真的是門大學問。記得我第一次燉燕窩,時間太短,咬起來嘎嘣脆,一點不像想象中的那樣滑滑的。后來慢慢摸索,燉的時間長一些,口感才變得細膩綿軟。不過時間也不能太長,否則燕窩就燉化了。
市面上的燕窩良莠不齊,真的讓人頭疼。有時候買到的燕窩表面特別光滑,仔細一看,絲路不清晰,手感也不自然,這種燕窩可能被修飾過,營養價值肯定受影響。
*溫馨提示:購買燕窩時一定要擦亮眼睛,別被表面現象迷惑哦!*
產地 | 特點 |
印尼 | 產量大,價格親民 |
泰國 | 口感獨特,但假貨多 |
馬來西亞 | 產業鏈成熟,但可能用化學除毛 |
其實我覺得,燕窩的品質好壞,有時候還得看緣分。畢竟每一批燕窩都可能有不同的狀態,有時候燉出來特別香滑,有時候就差點意思。
不過話說回來,燕窩的好壞并不是絕對的,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我朋友說的:“燕窩再好,也要吃得開心才行!”
——一個愛吃燕窩的老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