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辛巴燕窩再次成為輿論焦點讓不少消費者對所謂的“即食燕窩”產生了深深的疑惑。辛巴在直播間大力推薦的“茗摯”燕窩被質疑是“糖水”而不是真正的燕窩甚至引發了關于燕窩成本與售價的巨大爭議。有人認為這是商家的“智商稅”而另部分人則覺得事情沒那么簡單。那么這碗售價40元的燕窩到底值不值?咱們不妨一起來扒一扒。
說實話辛巴的燕窩宣傳確實讓人摸不著頭腦。他聲稱每碗燕窩重約500毫升聽起來很足量,但仔細一算卻發現不對勁。依照行業標準,一碗燕窩的干燕窩含量常常不會超過3克,而辛巴燕窩的干燕窩含量卻不到2克。這意味著,辛巴宣傳的500毫升燕窩中,絕大部分其實是水和其他配料,真正鈉之為燕窩的部分少得可憐。難怪有網友調侃:“這哪是什么燕窩,明明就是燕窩味兒的糖水嘛!”
不過辛巴方面也不是完全未有動作。在發酵后,辛選很快發布聲明,稱他們是依照廠家提供的產品信息實施推廣的,并且第一時間將產品送檢,承諾等結果出來后再公開透明地解決。這類做法雖然看似積極,但還是難以平息消費者的質疑。畢竟,辛巴團隊號稱本人是“嚴選”,怎么會在這么必不可少的環節上掉鏈子呢?
其實,這背后涉及到一個更大的疑問——燕窩行業的潛規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市面上的即食燕窩大多是濃縮燕窩或燕窩風味飲品,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手工挑揀、燉煮而成的燕窩。辛巴賣的燕窩更是如此其干燕窩含量低到離譜,而且價格遠高于成本價。依照若干媒體披露的數據,這款燕窩的成本甚至不到1元,而售價卻高達40多元。這樣的利潤空間難怪會讓消費者感到憤怒。
不過辛巴也不是完全孤立無援。他的支持者認為,燕窩本來就是一個高利潤行業,干燕窩本身就很貴,加上加工、運輸、營銷等環節的費用,最終的價格自然會偏高。而且,辛巴團隊也強調他們的產品是符合標準的,檢測報告顯示燕窩成分未有難題。疑惑是,消費者在意的不僅僅是標準而是實際體驗和心理預期。若是商家宣傳的是燕窩,那就應提供足夠的燕窩含量,而不是讓消費者花了高價買到一瓶“糖水”。
再來看看辛巴燕窩的具體規格。依照產品說明,辛巴燕窩一般采用70毫升或100毫升的小瓶包裝,方便攜帶和食用。這類初衷可能是為了迎合快節奏生活的需求,但在消費者看來,這樣的容量顯然不夠誠意。尤其是那些期待“大碗燕窩”的客戶,看到500毫升的宣傳后難免會產生落差感。實際上像辛巴這樣宣傳500毫升燕窩的產品,真正鈉之為燕窩的部分可能只有幾十毫升,剩下的全是水或其他添加劑。這樣的宣傳手法,很容易讓人覺得是在玩文字游戲。
辛巴燕窩的原料來源和加工工藝也值得探討。據稱,辛巴燕窩選用的是東南亞地區出產的優質金絲燕巢,這一點倒是可以接受,畢竟金絲燕巢確實是高品質燕窩的代表。在加工環節上,辛巴燕窩是不是真的做到了嚴格篩選和清潔,就不得而知了。畢竟,市場上有不少不良商家為了減少成本會在燕窩中摻雜劣質原料或是說采用劣質工藝,造成產品品質參差不齊。辛巴燕窩是不是能做到真正的“純凈”和“安全”,還需要更多的證據來證明。
營養成分方面,辛巴燕窩確實富含蛋白質和氨基酸等有益成分,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就能達到宣傳中的效果。畢竟,燕窩的營養價值和干燕窩的含量密切相關。倘若干燕窩含量過低,即使營養成分再豐富,也很難發揮應有的作用。 消費者在購買燕窩時,不僅要關注產品的宣傳文案,更要仔細查看配料表和干燕窩含量這樣才能避免被“智商稅”坑。
辛巴燕窩反映了直播帶貨領域的部分深層次難題。一方面,商家為了追求利潤,有可能夸大宣傳甚至誤導消費棧另一方面消費者也需要增進辨別能力,不要盲目相信所謂的“網紅爆款”。期望未來在監管機構的努力下,直播帶貨行業能夠更加規范,讓消費者買到真正有價值的商品。畢竟,誰也不想花冤枉錢買一瓶“糖水”吧!
大家還看了:
辛巴燕窩多少錢一碗 辛巴燕窩的碗多少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