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首先,農業防治。有機茶葉病蟲害防治可以確保成熟茶葉質量和產量,是優質高效栽培中的重點技術。采用農業手段進行防治,具體可以從修剪茶樹、采摘留養和清理田園3個方面進行。第一,修剪茶樹。修剪程度應根據病蟲害程度確定,修剪部位應根據病蟲害集中的部位確定,修剪時間應為早春。通常來說,在修剪茶樹時輕度修剪即可。常見的茶葉病蟲害有茶餅病、茶白星病、茶云紋葉枯病、茶輪斑病、茶跗線螨、茶蚜等種類。茶餅病:發病初期,嫩葉上出現圓形或橢圓形的透明病斑,經過一段時間后病斑會逐漸凹陷,也開始突出,防治時噴施20%萎銹靈1000倍液。茶白星病:發病初期,嫩葉和幼莖上出現針頭狀的褐色小點,并逐漸形成病斑。

全國茶園發生的病蟲害主要有茶小綠葉蟬、灰茶尺蠖、茶尺蠖、茶毛蟲、茶薊馬、害螨、黑刺粉虱、角胸葉甲、茶網蝽、綠盲蝽以及茶餅病和炭疽病等。為有效控制2024年茶樹主要病蟲危害,確保茶葉生產和質量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防控目標 主要病蟲防治處置率達到90%以上,總體防治效果達到80%以上。

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是基于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根據茶樹的生長習性及茶樹病蟲害發生特點,因地制宜合理采用生態控制、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科學使用化學防治方法,保障茶葉生產安全,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有效降低農藥殘留。防治要點:(1)冬季進行茶園深耕,可阻止翌年成蟲羽化出土;(2)燈光誘殺成蟲;(3)低齡幼蟲時噴施Bt制劑,霉雨季節收集罹病蟲體,再噴施到田問。茶麗紋象甲 識別:以成蟲取食茶樹葉片為害。成蟲體長7毫米左右,灰黑色上覆黃綠色鱗片,其羽化后,先在土中潛伏2—3天再出土活動取食。成蟲善爬行,飛翔力弱,具假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