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緊壓茶確實占據一席之地。盡管茶葉的形態各異,但散茶與緊壓茶無疑是茶品的主流呈現方式。值得一提的是,紅茶緊壓茶雖屬罕見,但在歷史上卻曾有過輝煌。例如,遠銷海外的米磚茶便是其中佼佼者。它以國內紅茶的片末茶或低級紅茶軋細的碎末為原料,經過精心的拼配與壓制,最終成為暢銷、歐美等國的佳品。

你有沒有注意到,平時買的紅茶大多是散茶?其實,這不僅僅是包裝問題,還和茶葉的品質有關。散茶的形式有幾個好處:首先,拿取方便,隨時隨地都能享受一杯香茗;其次,散茶能更好地保留茶葉的高香和果香味,茶味更加濃醇厚實。 那么,為什么有些紅茶會被壓成餅呢?其實,壓餅這種工藝常見于白茶、黑茶和普洱茶。

緊壓茶 緊壓茶亦稱“壓制茶”。散茶或半成品茶蒸壓成一定形狀的團塊茶。公元前3世紀周朝就有制作餅茶的記述。唐代陸羽《茶經》引周《廣雅》云:“荊巴間采葉作餅。”唐宋時的團茶和餅茶也屬緊壓茶。現代緊壓茶以散茶為原料,蒸熱變軟后趁熱壓制而成。根據原料茶類的不同。而對于品質講究鮮嫩的綠茶、黃茶類,焙火程度比較高的烏龍茶、紅茶類則不適合緊壓,因為壓成茶餅的過程需要用蒸汽軟化,容易影響茶葉的品質,甚至導致茶葉變質。茶葉為什么要制成餅茶葉從散茶制成茶餅,不僅是茶葉運輸、存儲所需,還是時代進步的必然產物。第一,歷史原因茶源于中國,擁有源遠流長的歷史和文化。

在選料階段制茶師傅會按照目標產品的特性挑選成熟度適中、葉片完整且均勻的新鮮茶葉。這些茶葉經過初加工后形成毛茶,隨后進入壓縮環節。值得留意的是不同種類的茶葉由于化學成分差異,會引起緊壓后的質地和口感有所不同。例如普洱生茶經過長時間陳化后會產生獨到的陳香,而紅茶緊壓茶則可能呈現出濃郁的果香和甜味。緊壓茶是為了長途運輸和長時間保存方便,將茶壓縮干燥,壓成方磚狀或塊狀,為了防止途中變質,一般緊壓茶都是用紅茶或黑茶制作。緊壓茶一般都是銷往蒙藏地區,這些地區牧民多肉食,日常需大量消耗茶,但居無定所,因此青睞容易攜帶的緊壓茶。 緊壓茶歷史發展過程 茶葉的選購不是易事,要想得到好茶葉,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