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香普洱茶是怎么做出來的,糯香普洱茶是怎么制作的
嘿,朋友!今天咱們聊聊糯香普洱茶。你可能喝過,也可能只聽說過。我呢,算是個“過來人”,前幾年因為工作原因,泡在茶廠里待了好幾個月,親眼見證了這種茶是怎么從一片葉子變成杯中香氣的。想不想知道這其中的門道?
這糯香從哪來?
先說說最核心的問題:普洱茶本身是木木的香氣,甚至有點“陳”的味道,怎么就變得像糯米香了呢?這可不是茶葉天生就有的。關鍵在于添加物。
最常見的做法,就是往普洱茶(通常是熟普洱,因為它本身口感更柔和)的原料里,摻入一種叫“糯米香葉”的東西。這種葉子,聽名字就知道,自帶一股獨特的清香,聞起來確實有點像糯米飯的香氣,但更細膩一些。也有用其他天然植物提取物或者香精的,不過咱們今天主要說說加糯米香葉的。
第一步:選料,就像挑隊友
做茶的第一步,跟做任何事一樣,得選好“料”。普洱茶的底子,一般會用品質尚可的曬青毛茶,然后經過渥堆發酵做成熟普洱。這個環節,廠里的老師傅會像選“隊友”一樣嚴格把關,挑那些適合做“糯香”的批次。如果底子太差,加了香葉也拯救不了。
然后就是糯米香葉。這東西不是隨便摘點就行。得找那種香氣濃郁、純正的葉子,還要處理干凈。我見過茶廠里,工人們把一大堆葉子攤開,挑揀、清洗,就像做手工藝品一樣精細。
第二步:混合,讓香氣“約會”
選好了料,接下來就是讓普洱茶和糯米香葉“約會”了。這可不是簡單地把兩者倒在一起。通常的做法是,先把糯米香葉進行一些處理,比如切碎或者烘干磨碎,這樣它的香氣更容易散發出來。
把處理好的糯米香葉,按照一定的比例,均勻地拌進普洱茶原料里。這個比例很關鍵,加少了沒味,加多了又容易蓋過茶味,甚至發苦。我記得有一次,茶廠的一個小伙子比例沒掌握好,結果做出來一批茶,聞著是香,但喝起來感覺香氣有點“飄”,不夠沉穩,茶味都少了點。
生活小案例:就像做菜,放鹽得適量。你做紅燒肉,醬油放少了沒色沒味,放多了又齁得慌。做茶也是這個道理,平衡很重要。
第三步:壓制(可選),給茶定個型
混合好了之后,有些糯香普洱會直接散著賣,但更多的是做成緊壓茶,比如餅狀、沱狀、磚狀。這樣方便運輸和儲存,也能讓茶在后期的轉化中更有層次感。
壓制的過程,看著就很有力量感。巨大的機器把松散的茶料壓得緊緊的,老師傅還得在旁邊盯著,確保形狀規整,密度合適。我第一次看到那么大的機器壓茶,還擔心會不會把里面的糯米香葉壓壞了,后來才知道,適當的壓力能讓茶葉細胞壁破裂一點,更有利于后期轉化和香氣的融合。
第四步:干燥與倉儲,靜待時光魔法
壓好型的茶(或者散茶),接下來就是干燥了。得把多余的水分去掉,防止發霉變質。普洱茶講究“越陳越香”,雖然加了糯香葉的茶,陳化后的變化可能不如純普洱那么顯著,但適當的倉儲還是必要的。
好的倉儲環境,能讓茶葉和糯米香葉的香氣更好地融合,茶湯也會變得更醇厚。我有個朋友,他收藏了一款糯香普洱,放了幾年后,那股糯米香不像剛出廠時那么沖,而是變得更柔和、更內斂,喝起來感覺特別舒服。
喝起來怎么樣?
說了這么多制作過程,那這茶到底喝起來啥味兒?簡單來說,就是普洱茶的本味 + 糯米香葉的清香。
- 香氣:干茶或者茶湯,能聞到一股比較明顯的、類似糯米或者香草的氣味。熟普洱的陳香還在,但被糯米香覆蓋了一部分。
- 口感:茶湯一般比較醇厚滑順,因為底子是熟普。喝下去,那股糯米的清香會在口腔里散開,感覺挺特別的。
- 回味:好的糯香普洱,回味是甘甜的,糯米香和茶味能融合得比較好。如果品質差點,可能回味會比較平淡,或者糯米香顯得有些突兀。
我個人呢,一開始不太習慣這種味道,覺得有點“花里胡哨”的。但后來慢慢喝,發現它確實有它獨特的魅力,尤其是在下午或者晚上,想喝點茶但又不想太濃的時候,泡上一杯糯香普洱,感覺還挺放松的。
需要注意啥?
說了這么多,也得提醒幾句。現在市面上糯香普洱挺多的,品質參差不齊。
- 注意看原料:盡量選明確標注添加的是“糯米香葉”的,而且是天然植物。雖然不能完全排除香精的可能性,但大相對靠譜點。
- 注意比例:如果糯米香太濃烈,甚至蓋過了茶味,可能就是添加過多或者品質一般。
- 注意存儲:糯香普洱的“陳化”過程和純普洱可能不太一樣,放久了香氣變化規律也不確定,不一定都會變好。如果喜歡新茶的鮮爽,或者獨特的糯米香,可以適當存放一段時間,但也不必追求過久。
總之呢,糯香普洱就是一種加了料的普洱茶。它的制作并不算特別神秘,就是利用天然植物香氣,給普洱茶增加一種新的風味。喝不喝,喜不喜歡,就看個人口味了。下次喝到糯香普洱,你可能會想起今天聊的這些,也許就能品出更多滋味呢!??
--- 寫在最后 ---

責任編輯:不服就干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