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前兩天跟朋友聚會,聊到普洱茶,他突然一臉懵逼地問:“熟普洱的茶頭到底是什么玩意兒?聽茶老板吹得神乎其神,我咋覺得跟傳銷似的?” 這話一出,全場安靜了兩秒,然后大家七嘴八舌地開始解釋,結果越說越亂,最后只能攤手表示“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今天咱就掰開了揉碎了,用最接地氣的方式,把熟普洱茶頭這事兒給說明白!保證你看完,不僅知道茶頭是啥,還能學會怎么避坑,避免下次再被茶老板忽悠得云里霧里。準備好了嗎?上干貨!
簡單說,茶頭就是普洱熟茶在渥堆發酵過程中,因為多酚類物質和微生物的作用,茶葉自身會分泌出一些果膠,這些果膠把茶葉粘在一起,形成了像一團團的、緊實的疙瘩。所以茶頭也叫“疙瘩茶”。
重點來了:這玩意兒不是人為做出來的,是自然形成的,就像煮粥的時候米粒會粘在一起一樣,是正常現象!
個人感覺:第一次看到茶頭的時候,我還以為是誰喝剩下的茶葉團,差點就沒忍住扔了,后來才知道這是寶貝!
茶頭之所以貴,主要是因為它的產量低。你想啊,幾噸茶葉一起發酵,能形成茶頭的也就那么一小部分,物以稀為貴嘛。
關鍵點:而且茶頭的口感特別好,喝起來順滑、醇厚,茶湯濃稠,回甘生津,就像喝牛奶一樣,口感極佳!
小聲BB:我剛開始也覺得貴得離譜,后來喝過一次,真香!這錢花得值!
這個說法不完全對。茶頭確實是熟茶發酵過程中形成的,但“老茶頭”通常指的是存放時間比較長的茶頭。就像白酒一樣,存放時間越長,口感越好,茶頭也是這個道理。
注意:不是所有茶頭都能叫老茶頭,得看存放時間和條件。
個人看法:我覺得“老茶頭”這詞兒聽著就霸氣,下次我去茶館,直接點“來一泡老茶頭”,感覺倍兒有面兒!
泡茶頭跟泡普通熟茶不太一樣。因為茶頭緊實,所以需要用沸水快速“醒茶”,也就是先把茶頭燙一下,讓它的“靈魂”先出來。
具體操作:第一泡水倒掉,第二泡開始喝,這樣口感更好。
提示:別傻乎乎地一直燜著,茶頭雖然耐泡,但泡久了也容易苦澀,得掌握好火候。
不一定!茶頭口感好,但散茶也有散茶的好處。散茶更容易散發出香氣,而且更容易控制沖泡濃度。
辯證看:茶頭適合喜歡濃醇口感的人,散茶適合喜歡清新口感的人。
個人建議:新手可以兩種都試試,找到自己喜歡的口感最重要!
會的!有些不良商家會把碎茶捏成團,冒充茶頭賣高價。
辨別方法:看顏色、聞氣味、嘗口感。假的茶頭顏色不均勻,氣味不正,口感也差很多。
警示:買茶頭一定要去正規渠道,別貪小便宜吃大虧!
當然適合!茶頭不僅口感好,而且寓意也好,送茶頭等于送健康、送品味。
加分項:如果送的是老茶頭,那更顯檔次了。
個人體驗:上次我送領導一盒茶頭,他喝完直夸好,后來還經常請我喝茶,哈哈!
新手選茶頭,建議從價格適中的入手,先嘗試一下。
選購要點:看年份、看、看口碑。
小貼士:可以先在網上多看看評測,再決定買哪款。
好啦,關于熟普洱茶頭的那些事兒,今天就聊到這里。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那些還在云里霧里的茶友們。記住,喝普洱茶,喝的是心情,是品味,是生活。別被那些花里胡哨的概念帶偏了,找到自己喜歡的,就是的!
祝大家都能喝到好茶,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