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聊到茶葉,你是不是也經常被那些“御”字頭的名字搞得有點暈?特別是“御茗閣”和“御品茗茶”這兩個牌子,價格從幾十到幾千都有,讓人摸不著頭腦。別急,作為一個在茶圈里摸爬滾打幾年的過來人,今天就跟你掏心窩子聊聊這事兒。
先說句掏心窩子的話:茶這東西,一分錢一分貨,有時候是一分錢兩分貨,但絕對不可能是十分錢一分貨。那些價格低得離譜的“御”字茶,你懂的...
咱們先來個大概的梳理:
去年我表弟結婚,他丈母娘點名要“御品茗茶”的禮盒。我陪他去茶葉市場轉了半天,商家報了個888元的價格。表弟猶豫了,商家馬上說有個特價款288元。我趕緊拉住他,說:“價格差這么多,成分肯定不一樣。”最后選了個中檔的488元,丈母娘喝完說味道不錯,表弟也松了口氣。
為啥同樣叫“御”字頭的茶,價格能差這么多?這里面門道可多了:
我有個朋友開茶葉店,他跟我說過一件趣事。有次他進了一批“御茗閣”的茶,標簽寫的是特級。結果客戶喝完說:“這味道跟我上次喝的‘御品茗茶’一級款怎么這么像?”一查,發現是同個廠家,只是包裝和標簽不一樣。價格卻差了將近一半。
經過幾次踩坑,我總結了幾條經驗,分享給你:
注意事項 | 小技巧 |
---|---|
看包裝 | 包裝精美的不一定好,但簡陋的肯定有問題 |
聞干茶 | 有清香的是好茶,有霉味或雜味趕緊走 |
看價格 | 太便宜的別碰,太貴的問清理由 |
試泡茶 | 好茶湯色清澈,口感醇厚 |
?? 提醒:現在有些茶商會把不同等級的茶混在一起賣,比如“特級”里面摻一些“一級”的葉子。所以泡茶時仔細觀察茶葉的完整度和均勻度很重要。
我自己買茶,現在基本都遵循“不貪便宜,不盲目追求高價”的原則。比如我常喝的“御品茗茶”系列,固定買他們家300-500元區間的,品質穩定,口感也符合我的口味。偶爾想換換口味,會嘗試一些小眾但評價好的。
根據不同需求,我的建議是:
我鄰居王阿姨就是個例子。她喜歡喝普洱,一開始聽信銷售的話,花2000多元買了一餅所謂的“珍藏級”普洱。放了一年多,泡出來味道怪怪的。后來我帶她去茶城,花600元買了一餅小廠子的生普,反而越陳越香,她現在逢人就說“貴的不一定適合自己”。
用我這些年的經驗給你幾點忠告:
茶文化博大精深,價格也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幫你在選購“御茗閣”和“御品茗茶”時,少走些彎路。如果你也有什么選購心得,歡迎留言分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