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有沒有想過,那傳說中的昔歸野放茶,到底藏在哪兒呢?別急,今天咱就嘮嘮這個。
先給你劃重點:昔歸茶山,就在云南省臨滄市臨翔區(qū)邦東鄉(xiāng)的昔歸村忙麓山。記住沒?臨滄,臨翔區(qū),邦東鄉(xiāng),這幾個名字可別記混了。
其實,這地方離村委會還有12公里呢,離鄉(xiāng)更是16公里開外。你說偏不偏?不過就是這份偏遠,才養(yǎng)出了這么好的茶。
面積 | 約4平方公里 |
海拔 | 750米 |
年均氣溫 | 21℃ |
年降水量 | 1200毫米 |
你看這數據,是不是就覺得這環(huán)境特適合茶樹生長?
說起昔歸茶,那歷史可悠久了。清末民初的《緬寧縣志》里就提到過:“種茶人戶全縣約七千戶,邦東鄉(xiāng)則蠻鹿、錫規(guī)尤特著,蠻鹿茶色味之佳,超過其他產茶區(qū)。”
蠻鹿就是指的忙麓山。那時候的人就懂,這地方的茶就是不一樣。時至今日,這話還靈驗著呢。
其實吧,現(xiàn)在想找到真正的“野放茶”可難了。以前還能在深山老林里找到,現(xiàn)在管理嚴了,就算找到了,帶出來也難。真正的野放古樹茶,現(xiàn)在真是可遇不可求。
不過現(xiàn)在這些古茶樹大多生長在遠離城市喧囂的深山老林中,完全不用化肥和農藥。你說這算不算大自然的饋贈?
說完了茶樹,咱來說說這茶湯。昔歸茶的內質豐富,香氣高銳,茶氣強烈,滋味厚重。湯感柔順,水路細膩,十數泡后迷人的口感幾乎變化不大。
持久的回甘與生津,口鼻留香綿長,茶湯淡黃清亮。這描述,是不是聽著就讓人想嘗嘗?
湯色清澈、香高氣揚、滋味微澀甘甜,喉韻沉香鮮爽、茶氣醇厚、回甘生津。茶氣強烈卻又湯感柔順,水路細膩并伴隨著濃強的回甘與生津。
你可能會問,什么是野放茶?簡單說,就是茶樹在野外自然生長,沒人管沒人理,完全靠天吃飯。
這種茶最大的特點就是自然。沒有人工干預,沒有化肥農藥,完全是野性的力量。喝起來,你能感受到那種原始的、野性的味道。
不過現(xiàn)在這種茶越來越少了。為啥?因為環(huán)境變化,也因為現(xiàn)在管理越來越嚴格。以前還能在山里隨便找,現(xiàn)在得靠緣分了。
記得有一次,一位茶農大姐送來一款茶,說是臨近昔歸片區(qū)的“野放古樹茶”。我一開始還不信,結果一試,嘿,還真行!口感刺激性稍強,舌面上顎中后段稍苦,上顎香濃味重,跟班章茶完全不一樣。
如果你也心動了,想去看看這傳說中的茶山,咋去呢?
不過說實話,這地方確實偏。從昆明出發(fā),得折騰不少時間。但想想,等到了那里,喝上一口真正的昔歸野放茶,是不是覺得值了?
昔歸茶山還有個小故事。你知道嗎?這里的茶樹跟芒果樹做鄰居。為啥?因為昔歸芒綠山,多種芒果樹,所以叫這個名字。
想象一下,茶樹旁邊是芒果樹,這畫面是不是挺美的?喝著茶,聞著芒果香,人生贏家也不過如此吧。
現(xiàn)在,昔歸茶山也在發(fā)展。加強建設和市場營銷,讓更多人知道昔歸茶的魅力。
不過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保持那份“野放”的本色。別讓商業(yè)氣息蓋過了茶的本味。
只要充分利用好自身優(yōu)勢,積極應對挑戰(zhàn),相信昔歸古茶山一定能夠在未來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繼續(xù)書寫屬于自身的輝煌篇章。
其實,在昔歸茶山周邊,還有幾個值得一去的地方。
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的故事,每一片茶葉都有它的靈魂。去茶山,不僅是去喝茶,更是去感受那份人與自然的和諧。
說實話,第一次喝昔歸野放茶,我真的驚到了。那種原始的、野性的味道,太特別了。
后來去了茶山,看到那些在深山里自然生長的茶樹,才明白為啥這茶這么特別。完全是大自然的作品,人工干預少得可憐。
現(xiàn)在,每當我喝到昔歸茶,總會想起那個偏遠的茶山,想起那些在野外自由生長的茶樹。這不僅僅是一杯茶,更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對自然的敬畏。
如果你有機會,真的可以去昔歸茶山看看。去感受那份遠離塵囂的寧靜,去品嘗那份原始野性的味道。相信我,這絕對是一次難忘的體驗。
記住,茶不僅僅是喝的,更是感受的。每一片茶葉,都有一個故事,有一份情感。去昔歸茶山,去尋找那份屬于你的茶之密碼吧!
大家還看了:
昔歸周邊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