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細線測量法 步驟:首先,將大拇指輕輕搭到小拇指上,接著,用細線環繞手掌最寬闊處一周。隨后,將細線輕輕扯平,用直尺測量細線的長度,即得到手的周長。最后,將所測得的數據除以14,根據計算結果選擇合適內徑的手鐲。 軟尺測量法 所需工具:軟尺 使用軟尺測量時,將軟尺環繞手掌最寬闊處一周。首先,將五指并攏,請他人協助,用軟繩量出手部的最粗部位周長。接著,將這個周長除以14,得到的結果即為手部的圓周。在此基礎上,再增加二至三毫米,即可得出適合的玉鐲內徑。這種測量方法相對準確,能確保選購的玉鐲尺寸合身。試戴測量法 實際上,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是前往珠寶店試戴玉鐲。

以下是兩種常見測量玉鐲圈口尺寸的方法:直尺測量法 準備工具:一把直尺,要求刻度清晰、準確。 測量手掌最寬處:將手掌自然攤開,盡量讓手指并攏伸直,然后用直尺測量手掌虎口處(大拇指與食指相連的部位)的最寬距離,測量時要保證直尺與手掌平面平行,讀取直尺上的刻度數值,單位一般為厘米。

玉鐲尺寸的測量方式 直尺測量。手掌自然張開,然后使拇指指尖沖外,讓拇指與手掌呈現為90度直角的樣子,然后用直尺去測量手掌的最寬處,所測量出來的數據就是適合的翡翠內徑尺寸。軟尺測量法。把大拇指指尖按住小指的指根處,用軟尺或者一根線圍手掌最寬處的周長,把得到的長度除0.314。把軟尺圍繞手腕最寬的部位一圈,記得尺子要水平圍繞,不能卷起有起伏或者是斜著測量,可以多測幾次然后記錄數值,這樣才能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第三步:測數值 標記軟尺重合的位置,這個就是手腕的周長。第四步:換算圈口 掏出計算器,將測量出的周長數值除以π(約等于14)。

2 直尺測量法手掌自然攤開,讓食指與大拇指呈90度直角,再把直尺0刻度對準90度角,測量手掌最寬處。測量出來的數據對照下表,選擇合適內徑尺寸的手鐲。3 身高體重法如果買手鐲送人,可以根據其身高體重,對照下表,大致判斷下適合的手鐲尺寸,這種方法不是特別準確,適合大部分人群。4 選擇方鐲、叮當鐲及貴妃鐲時。

精準測量手部尺寸 軟尺測量法 操作:用軟尺繞手腕最細處一圈,記錄周長(單位:厘米)。公式換算:手鐲內徑=周長÷14+1-2mm(余量)。示例:若周長16cm,推薦內徑54-56mm。直尺測量法 操作:手掌攤平,用直尺測量手掌最寬處(虎口至小指根部)。參考:寬度7cm對應內徑約52-54mm。試戴參考 若無法測量。

量取完一圈后,用筆在軟尺或細線上標記好交點。接下來,將軟尺或細線展開,用直尺測量標記點之間的距離。這個距離就是您手掌最寬處的周長。請務必確保測量的準確性,因為這將直接影響到玉鐲的佩戴舒適度。根據周長選擇合適的內徑 得到手掌最寬處的周長后,您可以根據這個數據來選擇合適的玉鐲內徑。一般來說。用直尺量出細線的數值。第4步:換算 直尺測量出來的數值還得再除以14,才是適合自己的手鐲內圈的大小。大家如果覺得麻煩,也可以直接通過上方的尺碼表進行快速換算得出最終結果。(貴妃鐲)如果大家手中本身就有一款翡翠手鐲,卻不知尺寸的話,只需要拿一把直尺量下手鐲內圈直徑就可以了。但這里要注意的是。

手鐲的尺寸,關鍵在于其內圈直徑的測量。常用的方法包括軟尺測量法和直尺測量法,其中軟尺測量法更為準確可靠。掌握這兩種方法,你就能輕松確定手鐲的合適尺寸,選購時不再迷茫。若你已擁有一款玉石手鐲(金銀手鐲及手鏈除外),卻不清楚其尺寸,別擔心,只需借助一把直尺,便可輕松測量出其內直徑。接著,用軟尺繞著手周最粗的地方量一圈,周長就出來啦!再瞅瞅尺寸表,周長對應的圈口尺寸就是你的手鐲內圈尺寸哦! 3直尺測量骨節法 骨節:這次我們用直尺量手掌骨節最寬的地方,大拇指就別算進去了哈。量好了之后,還是老規矩,對照直尺測量法的尺寸表,挑個合適的內徑,手鐲戴著就剛剛好! 4。

將軟尺放于手掌最寬處(穿過大拇指和小指根部最凸出的骨頭),將軟尺盡可能貼合肌膚但不要勒緊; 繞一圈后記錄下數據(通常以毫米(mm)為單位),這個數據就是內徑尺寸; 為了保證佩戴的舒適度,根據手腕大小通常還會加上2-3mm作為鐲子的真實內徑尺寸。解釋了手鐲行業常用術語,如“圈口”、“手鐲厚度”等,以及如何通過這些參數來提供精確的佩戴建議。 通過直尺測量法獲取的手掌最寬處數據,需要進行簡單的換算,才能確定適合的手鐲尺寸。這一過程涉及到的關鍵參數包括手掌寬度和手鐲尺寸,通過對比和計算,可以得出精確的佩戴建議。手鐲內徑,業內常稱為“圈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