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翡翠原石的秧是怎么樣的|2025年翡翠秧解析指南:資深玩家教你精準辨別秧子好壞(秘籍|避坑)
最近群里有個兄弟問我:“翡翠秧子到底啥樣?為啥我買回來的總是差那么點意思?”聽得我心里一緊,這事兒太常見了。現在市場上假貨太多,很多新手連什么是“秧”都搞不清楚,更別提分辨好壞。
秧子就是翡翠原石最外層那層皮殼。它是翡翠礦脈被風化剝落后的殘留物,看起來就像一層“衣服”。有時候厚有時候薄,厚的像城墻,薄的像紙片。
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心里直呼神奇,就像剝洋蔥一樣層層剝開,最后才能見到翡翠本尊。所以千萬別小瞧這一層皮殼,它可是判斷翡翠好壞的重要線索之一。
秧子的種類多得讓人眼花繚亂,有粗糠皮、沙皮、水皮、霧皮……粗糠皮摸起來糙得很,像砂紙;沙皮表面像撒了一層細沙,摸上去有點顆粒感。
我特別喜歡研究這些,因為每種皮殼都有它的故事。比如沙皮就常出現在老礦場里,老玩家一眼就能看出它的價值,而新手可能根本不知道它有多值錢。
秧子的顏色五顏六色,有黃、綠、黑、灰……黃色通常意味著有鐵質氧化,可能是好料;黑色則可能暗示內部有裂隙。
有一次我看到一塊秧子泛著淡淡的綠色,當時激動得差點跳起來,心想是不是出了寶貝。后來切開一看,里面確實有綠,但不夠濃郁。唉,這就是生活,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秧子的厚度很關鍵,太厚可能意味著翡翠內部品質一般,太薄又怕切開后沒啥東西。理想厚度大概在1-3毫米之間,既能保護翡翠,又不會浪費。
記得有一次我跟朋友去賭石,他選了一塊秧子超厚的石頭,結果切開后發現翡翠薄得可憐。當時他那個懊惱啊,臉上的表情比哭還難看,看得我都替他心疼。
秧子上的紋路就像一張藏寶圖,密密麻麻的紋路可能是裂隙,也可能藏著翡翠的精華。有些紋路看起來像是河流,有些像是樹枝。
我曾經遇到一塊秧子上有一條細細的線,當時覺得像是裂痕,不敢下手。后來聽說那位大師切開后發現那是一條天然的翠脈,后悔得直拍大腿。所以說,紋路雖重要,但不能只靠它下結論。
判斷秧子的好壞沒有固定公式,需要結合顏色、厚度、紋路等綜合考慮。簡單來說,秧子越均勻越好,裂隙越少越好。
我總結了一個小口訣:“黃皮看鐵質,黑皮防裂隙,綠皮找綠意。”雖然不科學,但還挺管用的。只要多觀察多實踐,總有一天能練出火眼金睛。
編輯:翡翠-合作伙伴
本文鏈接:http://www.51taibao.com/feicuiwu/22947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