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喂喂喂!各位吃貨寶寶們,本吃貨最近從昌都出發,一路顛簸到了云南大理,簡直了,這路上的小吃可把我饞壞了!今天就來跟大家嘮嘮,那些年在大理踩過的坑,吃過的香,保證讓你少走彎路!
哎喲喂,這過橋米線可是大理的頂流!我剛開始也是一臉懵逼,看著那滿滿一桌的料,手都不知道往哪兒放。后來本地朋友告訴我,吃這玩意兒得講究個順序,不能瞎戳戳!
正確姿勢是先放生肉片、海鮮啥的,然后是蔬菜,最后才是米線。湯底要留到最后才能加米線,這樣能保持鮮美。我第一次直接把米線先丟了進去,結果湯都變糊了,味道也淡了,真是emo啊!
還有啊,別光顧著吃米線,那些小料才是靈魂!像炸醬、辣椒油、酸菜啥的,都得嘗嘗。我朋友說,正宗的過橋米線有十八道工序,吃法都這么講究,你說牛不牛?
第一次見乳扇,我以為是啥高科技產品呢!那玩意兒硬邦邦的,像個小扇子,顏色還黃澄澄的,看得我直犯嘀咕。
后來才知道,這是大理的特色小吃,用牛奶做的。吃法還挺多,可以烤著吃,也可以炸著吃,還可以蘸白糖吃。我試了烤的,外酥里嫩,奶香味十足,味道還真不錯!
不過說實話,這玩意兒第一次吃可能有點接受不了,口感比較特別。我身邊有個朋友第一次吃直接裂開了,說像橡皮筋。但我覺得挺好吃的,畢竟嘗鮮嘛,不試怎么知道?
餌塊這玩意兒,我一開始以為是啥高科技產品呢!看著像一塊灰色的磚頭,誰能想到這玩意兒還能吃?
后來才知道,這是用大米做的,可以煮、可以炒、還可以卷著吃。我試了卷的,就是用餌塊把各種菜料卷起來,像個小卷餅一樣。味道還真不錯,香噴噴的!
不過說實話,第一次吃的時候我還真有點迷惑,這玩意兒看著像磚頭,吃起來卻像米飯,口感還挺特別的。不過越吃越上頭,我后來還吃了好幾個呢!
酸辣魚,光聽名字就讓人口水直流!我本來以為這玩意兒肯定超級辣,畢竟前面有“辣”字。結果點了一份,嘗了一口,哎喲喂,這酸爽!
不過說實話,這玩意兒雖然名字里有辣,但并不是那種讓人直不起腰的辣,而是酸辣適中,味道特別開胃。魚肉鮮嫩,湯汁濃郁,吃上一口,感覺整個人都活過來了!
我身邊有個朋友,平時吃辣就不行,結果嘗了一口酸辣魚,居然還覺得挺好吃,說酸味蓋過了辣味。看來這玩意兒還挺適合大眾口味的,大家可以放心嘗試!
乳扇這玩意兒,前面說過了,可以烤著吃,也可以炸著吃。那問題來了,這兩種吃法哪個更好吃呢?
我試了兩種,感覺各有千秋。烤乳扇外酥里嫩,奶香味十足,吃起來有點像烤面包;而炸乳扇則更加酥脆,外皮金黃,口感更豐富一些。我個人更偏愛烤的,但炸的也挺好吃的!
不過說實話,這兩種吃法都挺考驗廚師的技術的,火候不到位,口感就會差很多。我在大理吃了幾家,感覺各有特色,建議大家都可以嘗嘗,看看哪個更適合你的口味!
米涼蝦,光聽名字就讓人感覺清涼可口!這玩意兒看著像一粒粒的小蝦米,其實是用大米做的,口感Q彈爽滑,特別適合夏天吃!
吃的時候通常會配上紅糖水或者牛奶,還可以加點水果、花生碎啥的,味道特別豐富。我第一次吃的時候,感覺就像在吃冰沙一樣,超級清爽!
不過說實話,這玩意兒雖然好吃,但吃多了可能會有點膩。我朋友吃了兩碗就打退堂鼓了,說齁甜。不過我個人覺得還好,畢竟夏天吃點甜的,心情都變好了!
喜洲粑粑,聽名字就感覺挺有地方特色的!這玩意兒是云南大理喜洲鎮的傳統小吃,外皮酥脆,內里柔軟,口感特別棒!
喜洲粑粑有兩種,一種是咸的,一種是甜的。咸的里面通常會放肉末、蔥花啥的,味道特別香;甜的則是放紅糖或者豆沙,口感更加細膩。我個人更偏愛咸的,但甜的也挺好吃的!
不過說實話,這玩意兒吃的還是配上一碗喜洲米線或者烤乳扇,這樣口感更加豐富,味道也更加地道!
白族三道茶,聽名字就感覺挺有文化底蘊的!這玩意兒是白族的傳統茶道,分為苦茶、甜茶、回味茶三道,寓意著人生百味。
苦茶是第一道,味道比較苦,但回味甘甜;第二道是甜茶,用蜂蜜和核桃仁調制,味道特別香甜;第三道是回味茶,加入一些花椒和姜片,味道有點麻,但特別提神。
雖然不是小吃,但我覺得還是有必要提一下。這玩意兒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但喝過一次,感覺還是挺有意義的。我個人挺喜歡的,但如果你不太喜歡喝茶,可以嘗嘗,但不用勉強自己。
好了,以上就是我從昌都出發去大理,一路吃來的心得體會!希望這些經驗能幫到大家,讓大家在大理也能吃到正宗的小吃,享受美食帶來的快樂!
我想說,吃,是一門藝術!希望大家都能在大理吃得開心,吃得滿足!
祝大家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