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作為一個剛入坑茶圈的小白,我一開始也覺得蓋碗泡生普是“老手專屬”,但后來發現其實不是。現在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踩過的坑和學到的經驗。
蓋碗確實是個好東西,透氣性好,方便觀察茶葉舒展,而且能控制水溫。但我剛開始用蓋碗泡生普時,總覺得味道太淡,還容易燙出苦味。
后來才知道,生普洱茶比較“烈”,需要控制水溫,不能一上來就燒開。我試過用85度左右的水泡,果然香更濃,也不那么苦了。
蓋碗沖生普不是不行,關鍵是方法對不對。別一股腦兒往里倒開水,那可是會“炸”掉茶湯的。
小貼士:蓋碗泡生普,水溫要低一點,動作要慢一點。
我第一次買蓋碗的時候,看到那些花花綠綠的,直接懵了。什么紫砂、瓷、玻璃……我都不知道該選哪個。
后來才知道,紫砂適合泡熟普,而瓷器更適合生普,因為不容易吸味。我后來買了個白瓷蓋碗,感覺特別干凈,泡出來的茶湯也更清爽。
不過新手別一開始就買貴的,先試試看。你可能覺得這個不香,那個不好喝,那就換一個。
建議:新手可以先買個便宜點的陶瓷蓋碗,試試手感和口感。
這個問題我糾結了很久。有人說必須洗茶,有人說不用。我試過幾次,感覺洗茶后茶湯更順口,香味也更明顯。
但有些人說洗茶會把茶葉的營養都洗掉,其實也沒那么夸張。我后來發現,洗茶主要是為了去掉表面灰塵,也讓茶葉更好地“醒”過來。
如果你泡的是老茶或者陳年茶,洗茶就更重要了。但如果是新茶,可以少洗一次,或者不洗。
洗茶不是必須的,但有時候能提升口感。
我第一次用沸水泡生普,結果泡出來全是苦的,差點沒敢喝。后來才知道,水溫太高會讓茶葉里的單寧酸釋放過多,導致苦澀。
生普洱茶用85-90度的水,這樣既能泡出香氣,又不會太苦。我后來用溫度計測了一下,果然不一樣。
如果家里沒有溫度計,也可以等水燒開后稍微放一會兒再泡。這個方法雖然不精準,但至少不會燙壞茶。
注意:水溫高=苦味重!別讓茶“受罪”。
我之前泡茶總是“憑感覺”,結果要么太淡,要么太濃。后來才明白,時間真的很重要。
生普洱茶一般第一泡泡30秒,第二泡加10秒,第三泡再加10秒……這樣慢慢延長。這樣可以讓茶葉慢慢釋放香味,不會一下子全出來。
如果你泡得太快,茶湯會很淡;泡得太久,就會苦得像。所以一定要有耐心,別急著喝。
技巧:第一泡30秒,之后每次+10秒,穩穩地喝。
我第一次泡茶,放了一大把茶葉,結果泡出來全是苦的,連喝水都覺得不舒服。后來才知道,茶葉量太多也會導致味道過重。
一般來說蓋碗容量在150ml左右的話,放3-5克茶葉就夠了。太少了不夠香,太多了太苦。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調整,但別一開始就放太多。畢竟喝茶是為了享受,不是為了“挑戰”。
提示:茶葉量適中,才是王道。
我剛開始學泡茶,總覺得自己泡出來的茶不香,是不是哪里錯了?后來才發現,判斷茶好不好喝其實很簡單。
好的茶應該有香氣、滋味和回甘。如果你喝完覺得嘴里有點甜,那就是好茶。如果只是苦,那可能是水溫或茶葉的問題。
別被“專業”嚇到,喝茶就是圖個舒服。你喝得開心,就是好茶。
好茶,就是讓你喝了還想再來一口。
說實話,泡茶的過程真的很治愈。我有時候心情不好,就泡一杯生普,看著茶葉在水里跳舞,感覺整個人都安靜下來了。
但也不是每次都順利,有時水溫不對,有時泡太久了,都會讓我有點小煩躁。不過這正是泡茶的樂趣所在。
別怕失敗,多嘗試幾次,你就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泡茶就像生活,慢慢來,才有味道。
感悟:泡茶不僅是技術,更是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