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真是讓人頭大!朋友圈里好幾個茶友都曬出了自己心愛的普洱茶發霉的慘狀,有的直接emo到哭暈在茶桌前。特別是小王那批剛入手的生普,還沒來得及品鑒就因為梅雨季沒注意直接變成了“霉雨季”的犧牲品,心疼得我呀,簡直血壓飆升!
這事兒太普遍了,今天咱們就來嘮嘮普洱茶受潮那些事兒,給茶友們支幾招,避免重蹈覆轍,畢竟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對吧?
受潮≠直接扔!
要看情況而定。輕微受潮、表面有白霜的,可能只是“退倉”現象,洗茶幾遍后基本沒問題。但如果是明顯霉變、長出綠色/黑色霉斑的,那可別猶豫,直接say goodbye!健康第一,茶第二,別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
三招搞定!
只要有一項不對勁,八成就是受潮了,趕緊處理!
別慌!輕微受潮還有救。
但記住:這些方法只能救輕微受潮,嚴重霉變的別試了,徒勞無功還可能越搞越糟。
預防大于治療,這點必須點贊!
方法 | 效果 | 注意事項 |
---|---|---|
干燥劑 | ★★★★☆ | 定期更換,別讓茶直接接觸 |
密封罐 | ★★★★★ | 選擇有硅膠墊的,防潮又防氧化 |
濕度計 | ★★★★☆ | 保持環境濕度<65% |
小投資換大安心,這筆賬怎么算都劃算!
還真不一樣!
所以啊,不同茶還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記住這“三不原則”:
環境就是:陰涼、干燥、通風、避光,像個小山洞似的!
有靠譜的,也有智商稅的。
推薦這幾種:電子濕度計(精準)、食品級干燥劑(無毒安全)、陶罐+木炭(傳統靠譜)。
避雷:那些什么“永久防潮袋”、“納米防潮膜”的,聽聽就好,別當真。
絕對不行!
這不僅是不道德,更是違法的!食品衛生法明確規定了不得銷售變質食品。就算你處理好了,也千萬別轉手,因為:
做人要厚道,做茶更要靠譜!
普洱茶受潮確實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但只要我們平時多留個心眼,掌握正確的儲存方法,就能有效避免。記住那句話:“茶品如人品,存茶如存心”,用心對待,它才會回饋你驚喜!
希望這篇指南能幫到大家,避免再發生“茶友淚灑茶桌”的悲劇了。如果覺得有用,別忘了分享給更多愛茶的朋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