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說去年冬天,我那鐵桿茶友老王非要拉著我去淘2016年的紅柑普洱茶,說是“越陳越香,還能升值”。結果我倆在茶市里轉了半天,價格從幾十到上千的都有,最后差點被忽悠買了個“假古董”。回來一查資料,發現這玩意兒水太深了!今天咱就好好扒一扒,這紅柑普洱茶到底怎么選才不踩坑?
簡單說就是用云南普洱茶填充進新會紅柑皮里,再進行陳化的茶。外頭是柑皮,里頭是茶,泡出來既有茶香又有果香,口感特別獨特。就像給茶穿了個“果皮外套”,聽著是不是有點小清新?
2016年那會兒,氣候條件特別適合柑皮生長,加上那幾年普洱茶市場行情好,所以2016年的紅柑普洱被很多人吹成“黃金年份”。其實吧,年份只是參考,關鍵是看工藝和原料,別被“年份梗”忽悠了。
真貨柑皮顏色自然,有點橘黃色,聞起來有淡淡清香。假貨可能用染色或者劣質柑皮,顏色要么太紅要么太暗。還有那種用塑料柑皮做的,一掰就知道了,手感完全不一樣。記住:自然的就是好的!
便宜的可能是小廠流水線生產,柑皮和茶葉品質一般。貴的可能是小批量手工制作,用的是高山古樹茶和優質柑皮。就像買衣服,幾十塊的快時尚和幾千塊的定制款,你能指望一樣嗎?
可以,但要注意避光、通風、無異味。別放冰箱!也別放廚房!用陶罐或者紫砂罐存,定期檢查有沒有發霉。我有個朋友存茶,結果放陽臺被雨淋了,直接報廢,血淚教訓啊!
第一泡要快,洗掉表面灰塵。水溫別太高,85度左右,太燙會苦澀。可以整個投入壺中,也可以掰開泡。我個人喜歡掰開,這樣柑香和茶香更容易釋放出來。
當然能!只要保存得當,陳化好的2016年紅柑普洱現在口感正當時。不過市場上可能魚龍混雜,建議找靠譜渠道。我建議:先買小包裝嘗嘗,覺得好再入整提。
多對比!別聽信“專家”瞎吹。問清楚產地、年份、工藝。能自己聞聞、摸摸實物。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貴的也不一定就是好的。理性消費,開心喝茶!
最后說句掏心窩的話:喝茶是為了享受,不是為了收藏升值。找到自己喜歡的那一款,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