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今年3月,上海警方發現一家名為“歐紅誠意茶葉商行”的網店在售多個品種的知名普洱茶餅,其中不乏圈內知名的名貴品種。然而,這些市場價上萬甚至高達數十萬的茶餅,在這家網店中的售價卻僅百元上下,而且其中一些名貴茶餅出廠量極少,但該網店卻能大量提供。比如,一款2003年400克班章茶。上海普洱茶最新情況 盡管監管部門采納了一系列措施,但普洱茶現象依然時有發生。近期,上海市局食藥環偵總隊再次破獲一起涉及數十家企業的普洱茶案件。此次行動中,警方查獲了大量假冒偽劣的普洱茶產品,并依法對相關責任人實施了應對。此次案件的曝光再次敲響了警鐘,提醒消費者在購買普洱茶時要增強警惕。

在茶行業,普洱茶打假已是常態化。遏制天價炒作與打假,還茶行業一個規范、有序的市場 毫無疑問,隨著這幾年茶行業的轉型升級,普洱茶在大眾消費市場與投資收藏市場均獲得了快速發展,同時品飲普洱茶的消費群體也趨于年輕化,一些普洱茶茶企的產品已經成為消費者主動尋求型產品。

2007年4月起,經歷了前幾年高速發展的普洱茶市場,迎來了價格的暴跌。廣州芳村開始,以大益、下關等大廠茶為代表的普洱茶產品迎來了持續的價格下跌,并迅速蔓延到全國的市場。很快,普洱茶在上海、廣州、北京等主要消費城市迅速大幅貶值,茶價普遍下跌了20%~50%,上演了茶價的過山車。近日上海市相關部門在一次專項行動中成功破獲了一起重大假冒普洱茶案件不僅搗毀了多個制假窩點還順藤摸瓜揭開了一個涉及全國多地的制假鏈條。這一行動不僅為消費者敲響了警鐘也讓整個普洱茶行業重新審視自身存在的疑惑。從制假手法到銷售渠道再到最終的懲治措施這起案件無疑為行業敲響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