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你有沒有聽說過“把把茶”?可能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你會覺得有點奇怪。**把把茶**,聽起來像是把茶葉用“把”來裝,其實不是這么回事。
把把茶,又叫“掃把茶”,是云南的一種傳統茶。它和普洱茶不一樣,雖然都是云南的茶,但工藝完全不同。
你可能會問:“那它到底是什么茶做的?”答案是——云南大葉種生態茶。這種茶葉子比較大,香氣比較濃,適合做把把茶。
把把茶的起源有點故事性。傳說在唐代,茶農不小心把茶葉弄碎了,為了不浪費,就拿去泡了。結果發現,泡出來的茶竟然有很多泡沫,口感還挺好。于是,人們就開始研究這個方法,慢慢發展成了現在的把把茶。
把把茶最早其實是“意外”的產物。
“把把”這個詞,來源于它的制作過程。茶葉被揉成小把狀,看起來就像一把小掃把。這就是“把把茶”名字的由來。
不過現在很多人也叫它“條茶”,因為茶葉是揉成條索狀的。
很多人會混淆把把茶和普洱茶。其實它們差別挺大的:
項目 | 把把茶 | 普洱茶 |
---|---|---|
原料 | 云南大葉種 | 曬青毛茶 |
工藝 | 簡單加工,不發酵 | 發酵、壓制、陳化 |
口感 | 單薄,苦澀低,香氣弱 | 醇厚,有陳香 |
適合喝法 | 日常飲用,方便快捷 | 收藏、品鑒 |
你看,差別還是挺明顯的。
不過有些人說把把茶是“普洱茶的濃縮版”。其實不然,它只是外形上看起來像普洱茶,但本質完全不同。
如果你喜歡清淡一點的茶,那你可能會喜歡把把茶。它的口感比較單薄,苦澀度不高,香氣也不是特別強。
不過這也是一種特點。有人覺得它清新自然,有人覺得它不夠濃郁。這就像吃火鍋一樣,有人喜歡麻辣,有人喜歡清湯。
我第一次喝把把茶的時候,感覺有點失望。我以為它會像普洱茶一樣醇厚,結果卻有點“水”。不過后來慢慢適應了,覺得它也有自己的味道。
而且,把把茶泡起來很方便,不用復雜的器具,玻璃杯就能搞定。
不過也有人說它“中看不中用”,因為條索太長,蓋碗放不下,紫砂壺也不好裝。
如果你想嘗試,建議用玻璃杯或者大一點的杯子。
如果你是剛開始喝茶的人,或者想嘗試一些新口味,可以把把茶作為入門選擇。
它不像普洱茶那樣需要長時間存放,也不需要復雜的沖泡技巧。簡單泡一泡,就能喝。
不過如果你追求的是那種“老茶”的味道,那把把茶可能不太適合你。
把把茶的價格一般也比較親民,適合日常飲用。
我朋友就經常買把把茶當“下午茶”,泡一杯,邊看書邊喝,挺愜意的。
說實話,把把茶的講究不多。它沒有普洱茶那么多的年份、產地、工藝的說法。
不過也有一些人會說:“把把茶不是好茶。”這句話聽著有點刺耳,但也不能全信。
畢竟,茶這種東西,每個人口味不同。有的人喜歡濃烈,有的人喜歡清淡。
我聽過一句話:“好茶不會拿去做把把茶。”這話聽起來有點道理,但也可能有些偏見。
其實,把把茶也有好的,也有不好的。關鍵看你選的是什么料。
有些把把茶是用雨水茶做的,口感就比較單薄;有些是用頭春茶做的,味道就更好一些。
買把把茶的時候,也要注意看看是不是正品。
別聽別人說什么“橡筋茶、把子茶不要買”,這些話可能不一定靠譜。
比如,他們說“條索長,梗長”就是雨水茶,可你知道嗎?易武茶從古至今就是以“細葉長梗”著稱的。
別被那些“專家”忽悠了。
除了泡著喝,把把茶還能怎么用?其實也沒太多花樣。
有些人會把它當成“茶包”來用,像咖啡一樣掛耳泡,這樣更方便。
還有一些商家會把它做成“每日茶”,每泡一小包,每天喝一泡,既健康又方便。
我試過一種“崇州枇杷茶+野生茶”的把把茶,味道還挺特別的。不過這種茶可能不是那么常見。
把把茶是一種比較“接地氣”的茶,適合日常喝。
把把茶,不是普洱茶,但它也有自己的特點。
它口感清淡,適合日常飲用;它制作簡單,適合新手嘗試;它價格親民,適合大眾消費。
它也有缺點,比如香氣不濃、口感單薄。
但如果你喜歡這種風格,那就值得一試。
我建議你先買一點試試,感受一下它的味道。
說不定,你會發現它也有自己的魅力。
最后送你一句話:**茶無貴賤,適口為珍。**
希望你能找到自己喜歡的茶。
編輯:普洱茶-合作伙伴
本文鏈接:http://www.51taibao.com/chatu/13481471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