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玉石與玉器
前幾天刷短視頻,看到一個博主說他奶奶留下的玉鐲子值錢,結果一查,發(fā)現這玩意兒真不是隨便能碰的。我突然意識到,咱們對古代玉石和玉器了解得太少了,甚至有點“土味”。
- 玉石到底是什么?
- 為什么古人這么喜歡玉石?
- 玉器有哪些種類?
- 怎么辨別真假玉器?
- 玉器在古代有什么用途?
- 現在還有人戴玉嗎?
- 玉器收藏是不是很燒錢?
- 玉器文化有啥特別的講究?
玉石到底是什么? 玉石就是石頭的一種,但比普通石頭貴多了。它摸起來滑溜溜的,顏色也好看。有些是綠色的,像翡翠;有些是白色的,像和田玉。以前人們覺得它有靈性,所以拿來當寶貝。其實啊,玉石就是礦石,但因為稀有,才變得珍貴。就像現在的手機,大家都搶著買,但你要是有一部老式諾基亞,那就不值錢了。
為什么古人這么喜歡玉石? 古人覺得玉石有“靈氣”,能保平安、驅邪避災。有些人還把玉當作身份象征,比如皇帝、官員都戴玉。而且玉石硬度高,不容易壞,適合傳家。你看,古人跟我們一樣,也愛“面子”。他們可能沒說“我要顯擺”,但行為上就是這么干的。現在我們戴個名牌包,古人就戴個玉佩,本質一樣。
玉器有哪些種類? 玉器有很多種,比如玉鐲、玉佩、玉雕、玉碗……每種都有不同的用途。玉鐲最常見,戴手上,漂亮又實用。玉佩嘛,掛在脖子上,顯得文雅。玉雕是藝術品,像小兔子、小豬,看著就可愛。玉碗是餐具,古代貴族用的。這些玉器,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們現在研究歷史的重要線索。
怎么辨別真假玉器? 辨別真假玉器得看細節(jié)。真的玉手感涼,透光性好,顏色自然。假的要么太亮,要么太暗,看起來不真實。還可以用放大鏡看紋理,真的玉有天然的紋路,假的可能是機器壓出來的。有時候還能聞味道,真的玉沒有異味,假的可能有化學味。別貪便宜,不然容易上當。
玉器在古代有什么用途? 玉器不只是裝飾品,它還有實用功能。比如玉碗可以吃飯,玉杯可以喝酒,玉簪可以固定頭發(fā)。有的玉器還用來祭祀,表達對天地神靈的敬畏。古人覺得玉能溝通天地,所以很多儀式都離不開玉。現在想想,古人真是“玄學”大師,連石頭都能玩出花來。
現在還有人戴玉嗎? 當然有!很多人還是喜歡戴玉,尤其是長輩。他們覺得戴玉能帶來好運,或者保平安。年輕人也有戴玉的,不過更多是作為飾品,好看就行。有些明星也戴玉,像是張藝興、王菲,他們戴的玉價值不菲。所以說,玉器不僅是古人的“奢侈品”,現在也依然受歡迎。
玉器收藏是不是很燒錢? 是的,玉器收藏確實不便宜。特別是那些年代久遠、工藝精湛的玉器,價格高得離譜。有人花幾百萬買一塊玉,結果幾年后升值了,賺翻了。但也有人買錯了,花了大價錢卻成了“垃圾”。所以收藏玉器需要懂行,不能光憑感覺。就跟炒股一樣,不懂別亂投。
玉器文化有啥特別的講究? 玉器文化講究“德行”。古人認為玉有五德:仁、義、智、勇、潔。所以戴玉的人要品德高尚,不能做壞事。這種說法雖然有點玄,但也反映出古人對道德的重視。現在我們可能不太相信這些,但玉器背后的文化內涵,確實值得我們去了解和尊重。
精彩評論

疑問二:漢白玉與真正的玉石有何區(qū)別? 玉石通常指的是由礦物集合體組成的寶石,如翡翠、和田玉等,它們具有更高的硬度、密度和獨特的內部結構。相比之下,漢白玉雖美,卻更符合大理石的特性。漢白玉的藝術價值與應用 盡管在科學分類上,漢白玉被歸為石頭而非玉石,但這并不影響其在藝術領域的卓越地位。在長期實踐中,古人心目中玉的真正含義逐漸鎖定在地礦學中的透閃石玉上,以和田玉為代表。另外,將蛇紋石、長石、葉蠟石、石英巖之類的礦物,稱為“珉”。孔子所處時代已有“貴玉賤珉”的思想。另外,在古代文獻中人對水晶、瑪瑙、綠松石等似玉的美石均有特定稱呼。

#2月圖文動態(tài)激勵計劃#我國四大古玉在我國四大古玉中,和田玉是最為珍貴的一種。和田玉主要產于新疆的和田地區(qū),是最著名的玉石之一。它的質地堅硬、細膩,色彩豐富,光澤溫潤,被譽為“玉中之王”。在古代,和田玉被廣泛用于制作各種器皿、首飾和玉雕等藝術品,也常被用作象征富貴、權力、吉祥的標志。

在筆者看來,玉最好用狹義的概念,而且應當專指和田玉(以透閃石為主要礦物成分的玉石)。之所以敢這么說,是因為筆者發(fā)現,越來越多的古代文獻資料和出土文物顯示,古人觀念中的“玉”更像是專指與和田玉主要成分一致的某一種材料,而不是“石之美者為玉”的籠統(tǒng)說法。我們知道“玉”的廣義概念。

被人譽為“玉中之王”。 “玉中之王” 不同時期的高古玉都有什么特點? 高古玉通常指的是漢代及漢代以前的玉石器,時間大約在距今2000年至8000年。它是由天然玉石制成的,包括翡翠、白玉、墨玉、紫羅蘭玉、青玉等多種類型。 在古代。3,青白玉,一種獨特的玉石,色澤介于青玉與白玉之間,既有青玉的深沉,又具白玉的溫潤。它融合了青玉的堅韌與白玉的純凈,獨具魅力。青白玉的紋理細膩,光澤柔和,制成玉飾既顯典雅,又寓意著和諧與平衡。4,青玉,一種深邃而典雅的玉石,色澤青翠欲滴,宛如山澗清泉。它以其深沉而富有質感的綠色。

獨山玉也稱南陽玉或河南玉,產于南陽市城區(qū)北邊的獨山,按顏色可分為七個品種:綠獨山玉、紅獨山玉、白獨山玉、紫獨山玉、黃獨山玉、黑獨山玉、綠白獨山玉。與翡翠相似,有“南陽翡翠”之譽。岫玉因主要產地在遼寧岫巖而得名,屬蛇紋石,以其質地溫潤、晶瑩、細膩、性堅、透明度好。

明清兩代玉器用料大致相同,主要以和田玉為主,其次是獨山玉和岫巖玉。但兩個朝代的玉料特征有所不同。明代白玉一般白中泛黃或紅色,青玉之色發(fā)暗,青白玉似有沁色之感。清代白玉大部分是青白色的,青玉顯得清澈無雜色。其實從大叔的介紹不難看出,古人不懂什么透閃石玉還是石英質玉,對他們來說“美石即玉”。獨山玉的使用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1959 年 1 月,河南南陽市臥龍區(qū)的黃山仰韶文化遺址中,發(fā)掘出了獨玉鏟、獨玉鑿、獨玉璜、獨玉簪等獨玉器物,距今約 7000 年 ,表明早在那時,古人就已經開始利用和雕琢獨山玉,開啟了獨山玉文化的先河 。奴隸社會時期,玉器手工業(yè)不斷發(fā)展,工藝水平進一步提高。

玉料:玉料是指以玉石為原料制成的玉器。古代玉料主要有軟玉和硬玉兩大類,其中軟玉主要包括透閃石軟玉和陽起石軟玉。和田玉石主要由透閃石和陽起石組成,其中透閃石含量高達95%以上。和田玉石不僅是我國古代最早發(fā)現的一種玉料,而且還是古代制玉技術中使用的主要玉料。由此可見。和田玉有多種皮色:有秋梨、蘆花、棗紅等顏色。和田玉是有適中的透明度,即“水頭好”,呈微透明,琢成的玉件顯得水靈,有生氣。和田玉受打擊后,發(fā)出的聲音清越綿長,是古人鑒別玉石的重要手段。 南陽玉是指產于河南南陽的獨山玉,是以硅酸鈣鋁為主的含有多種礦物元素 的“蝕變輝長巖”。

盤點古代傳統(tǒng)玉材-硬玉 翡翠,是由硬玉礦物組成的致密塊體,呈纖維結構,在玉石界有著“玉石之王”的贊譽。翡翠的顏色十分耀眼,常見的有白色、綠色、黃綠色、紫紅色等,其中以綠色的品種最為豐富,如瓜皮綠、菠菜綠、寶石綠、艷綠、翠綠、黃綠等。優(yōu)質翡翠質地細膩純正,色澤濃艷,透明度高。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APP
責任編輯:鄭強-翡翠新手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