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嘿,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走在超市里,看到那一排排漂亮的即食燕窩,包裝得漂漂亮亮,心里就癢癢的,想買來補補身體。但拿起一瓶,看看價格,再看看成分表,腦袋里頓時一團亂麻:“這到底含了多少燕窩啊?這錢花得值不值?”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當初我第一次買即食燕窩的時候,也是一頭霧水,感覺自己像在霧里看花,啥也看不清。不過后來我摸索了挺多,也算是有點經驗了,今天就來跟你嘮嘮,怎么一眼就看穿即食燕窩的“真面目”,不被坑!
你想想,買東西,是不是先得看看里面到底有啥?即食燕窩也一樣。配料表,這玩意兒可太關鍵了!它就像一個人的“身份證”,告訴你這瓶東西里都放了哪些“成員”。不過這配料表有時候也挺“調皮”的,你得會看。
你知道嗎?配料表里,成分是按含量多少排隊的,含量高的排在前面,低的排在后面。這就像班級排座位,學習好的(含量高的)坐前面,學習差的(含量低的)坐后面。你拿起一瓶即食燕窩,先看配料表的第一位,要是寫的不是“燕窩”或者“水”,那你可得小心了!
我以前就遇到過一次,買了一瓶看著挺不錯的即食燕窩,結果回家仔細一看,配料表第一位是“瓊脂”,燕窩排得靠后靠后,都快到末尾了。當時我就傻眼了,感覺就像被忽悠了,心里那個不爽??!這哪是燕窩啊,這簡直是在喝“瓊脂糖水”嘛!后來我才明白,瓊脂就是那種、果凍里常用的東西,主要是為了增稠。你想想,燕窩都排到后面去了,那含量能高到哪里去?
所以啊,你記住了,好的即食燕窩,配料表應該很簡單,**主要成分**就那幾樣:**燕窩**、**純凈水**、**冰糖**。像什么瓊脂、海藻酸鈉、穩定劑、香精、色素之類的,別有,要有的話,也得排在很后面,含量少得可憐才行。
小貼士:
看到配料表里燕窩排得很靠后,或者有各種看不懂的化學名詞,你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了,這瓶燕窩可能水分(不是純凈水哦,是“虛”的水分)比較大!
光看配料表還不夠,你得知道燕窩到底占了多少。這就要看“燕窩含量”了。現在很多正規廠家都會在包裝上標明燕窩的含量,有的直接寫百分比,比如“燕窩含量≥10%”,有的可能會寫得更詳細,比如“每100克含燕窩7克”。這個數字,就是你判斷燕窩優劣的核心指標!
其實,按照的相關標準,即食燕窩里的燕窩固形物含量(主要是燕窩)是**不能低于7克/100克的**。也就是說,如果你買的是100克的即食燕窩,里面至少得有7克是燕窩。這算是個及格線吧。
不過及格線不代表優秀。你想想,7克燕窩,加93克水和其他東西,那口感能好到哪兒去?你追求品質的話,找燕窩含量在**10%以上**的。我覺得吧,含量越高,那口感、那個滋味,肯定是不一樣的。我后來買的那些燕窩含量在15%左右的,喝起來那感覺,嗯,就是不一樣,醇厚!
有時候,商家不會直接寫百分比,但會寫“固形物含量”。這里就得稍微注意一下了。**固形物**,簡單說就是除了水之外的所有東西,它包括燕窩,也包括糖、其他的配料等等。看到“固形物含量”,你得結合配料表來看,看看燕窩在所有固形物里占多例。如果固形物含量挺高,但燕窩排得靠后,那也得小心。
燕窩含量范圍 | 產品等級(個人看法) | 口感感受 |
---|---|---|
≤ 7% (最低標準) | 勉強及格 | 可能較稀,燕窩味淡 |
8% - 10% | 一般 | 口感普通 |
10% - 15% | 較好 | 口感較醇厚,燕窩味明顯 |
15% 以上 | 優質 | 口感醇厚,燕窩味濃郁 |
不過含量高不代表就一定好,還得看配料。有些產品,燕窩含量不高,但加了其他一些有營養的東西,比如水果、枸杞什么的,那也算是各有特色吧。但如果你想喝的就是燕窩本身的營養和味道,那還是得盯著燕窩含量看。
即食燕窩的包裝大小不一樣,有70克的、100克的、150克的,甚至還有更大的。你可能會覺得,反正都是燕窩,買大瓶的肯定劃算,對吧?有時候是這樣,但也不完全對。
關鍵在于,你要看在**相同規格**下,哪個的燕窩含量更高。比如,同樣是100克的即食燕窩,一瓶燕窩含量是10克,另一瓶是8克,那顯然是買含量10克的那瓶更值,不是嗎?含量越高,說明燕窩越“實在”。
大瓶裝的,如果燕窩含量比例也高,那確實更劃算,喝起來也過癮。不過小瓶裝的,如果含量也很高,那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方便攜帶,一次喝完不浪費。你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就行。
除了看配料表和含量,你還可以用一些感官的方法來輔助判斷。
其實,這些感官上的判斷,很多時候是“貨比三家”之后才慢慢體會到的。你多買幾次,多嘗幾種,自然就能分辨出好壞。就像我,現在去超市,拿起一瓶即食燕窩,稍微聞聞、看看,心里大概就有數了,哪個可能好,哪個可能一般,這感覺,挺奇妙的。
說了這么多,你可能覺得挺簡單的。不過有些商家也挺“聰明”的,會在配料表上玩點“小動作”,讓你看不懂。
比如,有的產品,配料表里也寫了燕窩,但是排得很靠后,前面是水、糖、各種添加劑,燕窩就像“小透明”一樣。這就意味著燕窩的含量很低。我曾經看到一款所謂的“燕窩早餐”,配料表依次是:銀耳、冰糖、紅棗、枸杞、燕窩。你瞅瞅,燕窩排在最后一位,含量能高嗎?這跟喝甜銀耳湯有啥區別?
還有的,會添加一些“偽燕窩”成分,比如瓊脂、海藻酸鈉這些增稠劑。瓊脂本身不是壞東西,但要是用它來冒充燕窩的濃稠度,那就不厚道了。你想想,瓊脂成本很低,商家可能就用一點點瓊脂,再放一點點燕窩,讓你看起來覺得挺濃稠,但實際上燕窩含量很低??吹脚淞媳砝镉羞@些增稠劑,你也要留意一下,看看燕窩到底排第幾,含量多少。
其實,說白了,就是讓你多留個心眼。別光看名字,叫“燕窩”,里面就得有真材實料。配料表就是你的“火眼金睛”,幫你識破那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勾當。
有時候,商家可能不會直接告訴你燕窩含量百分比,但會告訴你固形物含量,以及總重量。這時候,你可以自己簡單算一下。
比如,一瓶150克的即食燕窩,標簽上寫著“固形物含量≥20%”。那固形物就是 150克 * 20% = 30克。
然后你再看看配料表,假設燕窩排在固形物成分的第二位(第一位是糖),那通常意味著燕窩在固形物中占的比例不會太低,但具體多少就不好說了。如果燕窩排在很后面,那它在固形物中的比例就很低了。
這個計算不是絕對精確,但能給你一個大概的判斷。其實,很多時候,你不需要算得那么精確,大概知道一個范圍,心里有個數就行。
挑即食燕窩,就像找對象一樣,得用心,得多比較。一開始可能會覺得麻煩,但挑多了,自然就練出來了。現在市面上即食燕窩種類那么多,價格也從幾十到幾百不等,你總不能花大價錢,買回來的卻是“糖水”吧?
希望這些經驗能幫到你。以后再去買即食燕窩,你就能像個老手一樣,一眼就看出哪個好,哪個一般,不會被那些花哨的包裝和宣傳語忽悠了。買到真正物有所值的燕窩,喝起來才香嘛!??
大家還看了:
即食燕窩如何分辨好壞 即食燕窩品質怎么看
編輯:燕窩-合作伙伴
本文鏈接:http://www.51taibao.com/yanwoan/1250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