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那鐵桿茶友老王又在群里發牢:“昨天泡紅茶,茶葉放多了,結果苦得像喝藥,白瞎了好茶葉!”這話一出,瞬間引發了一波“血淚史”大討論。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經歷:要么泡得淡如水,要么苦得懷疑人生。這事兒看似小事,但背后藏著不少門道。今天咱就掰扯掰扯,紅茶到底該怎么泡才最爽口!
這得看你想喝濃還是淡。我一般用3克泡一杯,味道剛剛好。要是喜歡濃一點,5克也沒問題。關鍵是別一次放太多,喝不完下次再泡會變味。還有啊,碎末茶吸水快,放少了都泡不開,所以得適當多放點。記住,寧可少放點再加,也別一次放太多后悔!
90-95℃的水用!太燙會把茶葉燙壞,苦澀味重;太涼又泡不出香味。我試過用100℃的水沖,結果又苦又澀,簡直想摔杯子。現在我都用電水壺的保溫功能,燒到95℃就停。如果實在沒溫度計,等水燒開后放一會兒再用,感覺差不多就行。
首泡3-5分鐘最舒服,別泡太久。我以前不懂,泡了10分鐘,結果喝起來像喝醬油。后面每泡加1分鐘,這樣能喝到5泡以上。時間太短沒味道,太長就苦了。我有個小技巧:用計時器提醒自己,或者看茶葉伸展差不多就差不多了。
陶瓷杯和玻璃杯用!我試過用不銹鋼杯泡,味道怪怪的。陶瓷保溫性好,玻璃能看茶葉跳舞。別用金屬杯,會串味。我最近買了帶濾網的玻璃杯,泡起來超方便,茶葉渣子直接過濾,喝著特干凈。這錢花得值!
碎末茶少泡一會兒,3分鐘足夠;整葉茶多泡2分鐘。碎末茶放太少泡不開,放太多又太濃。整葉茶可以多放點,味道才夠。我買紅茶都選整葉的,泡起來看著舒服,味道也好。碎末茶適合速泡,但喝起來總覺得差點意思。
燙杯能保持水溫,泡出來的茶更香。我以前不懂這個,泡出來的茶總是寡淡。現在每次泡茶前都用熱水燙杯,感覺味道提升不少。特別是冬天,不燙杯的話,水很快就涼了,茶都泡不香。這小習慣,省錢又好用!
影響超級大!我試過用自來水泡,味道怪怪的;換成純凈水,瞬間香得不行。自來水里的氯味會蓋住茶香,純凈水泡出來才夠味。我后來直接買了濾水壺,泡茶前過濾一下,效果明顯。這錢花得值!
沒錯!新鮮紅茶味道濃郁,耐泡度高。我有個茶農朋友,每次新茶上市都給我寄。放久了的紅茶味道會變淡,泡起來也不夠香。所以買紅茶別囤太多,喝完再買。新鮮的紅茶泡起來才夠味,喝起來才過癮!
泡紅茶其實不難,關鍵是要多嘗試。茶葉用量、水溫、時間這三樣掌握好,基本就差不多了。我建議剛開始少放點茶,水溫低一點,時間短一點,慢慢調整到自己喜歡的口感。記住,泡茶是個享受過程,別太較真!
錯誤做法 | 正確做法 |
茶葉放太多 | 按3-5克/200毫升放 |
用100℃開水 | 用90-95℃水 |
泡太久 | 首泡3-5分鐘 |
泡好紅茶,從今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