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往昔香竹箐錦繡茶王聲名遠揚,如今冰島茶、昔歸茶等更是令茶客魂牽夢繞。“勐庫十八寨,寨寨出好茶”,忙肺茶獨具孤傲氣質,白鶯山茶古樸原生。臨滄,恰似未被完全開發的地,大量古茶資源亟待有識之士挖掘。臨翔區馬臺和邦東的大面積古茶林,茶石共生的獨特景觀,在云南乃至全國都極為罕見。●2021年,冰島老寨茶葉當年采摘權的拍賣中,一棵樹齡500多年的古樹茶,拍出了166萬的價格,詮釋了“玉樹金葉”的財富神話,從隱匿深山,到名滿天下,冰島、昔歸,讓臨滄茶又一次在“普洱江湖”登峰造極,盛名遠播。 這是臨滄茶的今生。

近年來,冰島茶因其卓越的品質和不斷攀升的價格而備受茶友們的喜愛。冰島茶的價格從幾千到幾萬,甚至上百萬,成為茶葉市場上的明星。總的來說,臨滄的茶山不僅資源豐富,而且每一座茶山都有其獨特的故事和魅力。無論是錦繡茶祖的古老傳說,還是冰島、昔歸的故事,都讓人對臨滄的茶葉文化充滿了好奇和向往。

此外,臨滄市還加大了對古茶樹資源的研究,為資源保護利用提供科學理論依據。委托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對鳳慶縣錦秀村“錦繡茶尊”及周邊茶樹資源進行科考;以冰島茶保護與開發利用項目為依托,委托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開展冰島古茶樹分子指紋圖譜構建及親緣演化關系研究。2024年春茶季到了,天下茶尊臨滄必定是茶旅愛好者不得不去的地方。泡一壺自己最愛的普洱茶,開始茶詩之旅,感受這穿越時空的茶香與詩意。 野泉煙火白云間,坐飲香茶愛此山。——唐靈在臨滄說起普洱茶,大家第一反應就是“冰島昔歸”,這就像飯圈文化中自帶光環的“superstar”。

鳳慶縣小灣鎮錦繡村,依托3200年樹齡的“茶尊”優勢,培育了古樹茶,辦起了生態旅游業和農家樂。村合作社吸引了200多農戶。村支書畢季偉說,2023年村集體收入有望超過110萬元,村民和村集體收入同步大幅度增長。 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勐庫鎮冰島村,村黨總支書記李彩榮引著記者參觀“冰島茶葉產業示范片”。

臨滄錦繡村普洱茶,作為一種優質的普洱茶有著悠久的歷淵源。它起源于云南臨滄地區,這個地區是中國普洱茶的發源地之一。而錦繡村,則是這一地區著名的普洱茶生產區之一。 錦繡村位于臨滄市鳳慶縣東北部,地理環境優越,氣候濕潤,土肥。這些優越的自然條件為茶樹的生長提供了極好的環境基礎。錦繡村附近還有豐富的山泉水資源。上圖就是那棵生長在臨滄市鳳慶縣小灣鎮錦繡村香竹箐,海拔2245米的“錦繡茶祖”,相傳周天子曾經喝過這棵樹上的茶葉。 在2003年時,古茶樹即高達6米,樹冠南北15米,東西13米,基圍84米,它的樹干直徑足有84米,8個人才勉強圍得起來,周圍10米以內都沒有樹木。

在云南省臨滄市鳳慶縣的小灣鎮錦繡村,有一棵令人嘆為觀止的古茶樹,它就是享譽全球的錦繡茶王樹。這棵茶樹的樹圍異常粗壯,樹齡更是驚人地長達3200年以上,被譽為“茶界天花板”。 錦繡茶王樹不僅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茶樹,其歷史淵源和科學價值無可估量。2021年,這棵茶樹的10公斤鮮葉以1068萬元的高價拍賣。更令人驚嘆的是,這里還有一棵樹齡高達3200多年的栽培古茶樹——錦繡茶尊,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粗壯的茶樹之一。 雙江縣勐庫大雪山野生茶樹群落,以其海拔最高、種群密度最大、抗性最強而聞名。 云縣白鶯山茶樹演化自然博物館,完整記錄了茶樹從野生、半野生到栽培型馴化的全過程。

三千多年的茶文化傳承,給臨滄留下了懷古思遠的茶馬古道,也有人文醇厚的魯史古鎮;臨滄已發現的野生古茶樹群高達80多萬畝,百年以上栽培型古茶園達11萬畝,超3200年樹齡、世界上最古老茶樹——“錦繡茶尊”也位于臨滄。臨滄,被中外專家譽為“茶自然歷史博物館”。在臨滄市鳳慶縣小灣鎮錦繡村香竹箐,生長著一棵被譽為“錦繡茶祖”的古茶樹。這棵古茶樹的歷史可追溯至三千二百年,見證了茶的悠久栽培歷史。005年,茶葉學會會長奧斯丁對其進行了實地考察,并確認錦繡茶祖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古茶樹。▲ 徐霞客與臨滄茶 談及臨滄茶的歷史。

臨滄茶樹資源豐富,有野生茶樹群落80多萬畝,百年以上栽培古茶園11多萬畝;有茶組植物4個系8個種,栽培品種上千種;有世界上最粗壯、最古老,樹齡3200多年的栽培古茶樹錦繡茶尊;有海拔最高、種群密度最大、抗性最強的雙江縣勐庫大雪山野生茶樹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