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最近跟幾個茶友聚會,聊到普洱茶,結果一哥們兒泡完茶,杯底那深色沉淀物看得人頭皮發麻,他直接emo了:“這玩意兒能喝嗎?不會是假的吧?”搞得大家一陣尷尬。其實很多人都有類似經歷,普洱茶泡出來底下有深色沉淀,看著挺嚇人,但到底咋回事?別急,今天咱就扒一扒這背后的門道,順便給你個省錢攻略,保證你看完心里有數!
普洱茶,特別是熟普洱,本身顏色就比較重。這玩意兒是經過發酵的,茶葉里的東西變化很大,泡出來顏色深是正常操作。就像紅燒肉看著油,但真香啊!別被顏色嚇到,這跟茶葉品質關系不大,更多是工藝決定的。
有時候買回來的普洱茶碎末偏多,泡茶時這些小顆粒就容易沉底。這就像炒菜時鍋底總有些糊底一樣,不影響大局。如果碎末實在太多,那可能茶葉加工不夠精細,下次買的時候可以留意一下。
那個深色沉淀,可能是“茶銹”。茶葉里的茶多酚氧化了,就像鐵生銹一樣。不過別擔心,這玩意兒一般無害,甚至有些茶友覺得這是好茶的表現。如果覺得膈應,泡茶前用開水燙燙茶具,能減少不少。
水溫太高,茶葉里的東西就跑得快,顏色自然深。特別是老茶,用沸水直接沖,那顏色深得能當墨水。試試稍微涼一點的水,或者先洗一遍茶,效果可能不一樣。水溫這東西,真得看茶葉脾氣。
老普洱茶顏色深是常態,畢竟歲月是把殺豬刀,對茶葉也一樣。年份越久,茶湯顏色越深,沉淀物也越多。如果你喝的是老茶,那底層深色基本是標配,接受不了就別碰老茶了。
如果茶葉存得不好,比如受潮了,泡出來顏色可能異常深。這就像面包發霉了一樣,看著就不好。所以買普洱茶時,聞聞有沒有異味,看看包裝是否完好,能省不少事。
有時候不是茶葉的問題,是你的茶具太臟。特別是用久了的紫砂壺,內壁容易積攢茶垢,泡茶時掉下來,看著就像沉淀物。定期清理茶具,這事兒能避免一大半。
如果以上都不是,那可能是茶葉本身不行。劣質茶葉雜質多,泡出來自然渾濁。這種情況下,省錢攻略就是:別買便宜的普洱茶!一分錢一分貨,茶這東西,真不能貪便宜。
普洱茶底層深色沉淀大多不是大問題,了解原因,對癥下藥就好。喝普洱茶,圖的就是個舒心,別讓這點小插曲影響了你的好心情。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用,下次泡茶,心里就有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