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普洱茶生茶,很多人第一口就被苦澀味勸退。但你知道嗎?這種味道其實藏著茶樹的秘密。南國公主今天就來聊聊,為什么好茶也有苦澀,以及如何品出其中的韻味。這不僅是味蕾的挑戰(zhàn),更是對茶文化的深入探索。
其實我第一次喝生普時,也被那股苦澀味嚇到了。就像上次聚會,朋友遞來一杯茶,我嘗了一口,直接皺眉。不過后來慢慢發(fā)現(xiàn),苦澀是生普的“身份證”,沒有它,就不是正宗的生普了。你呢?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
其實苦味主要來自茶葉里的咖啡堿和花青素。比如勐海產(chǎn)的茶,苦味物質(zhì)含量比其他地區(qū)高20%。我去年去茶山,親眼看到茶農(nóng)指著葉片說:“苦味越重,說明養(yǎng)分越足?!碑?dāng)時我就覺得,這苦澀里藏著大自然的智慧。你喝到的苦,可能是陽光和雨水的味道。
咖啡堿含量 | 苦味強度 |
3.5% | 中等苦澀 |
5.2% | 強烈苦澀 |
很多人分不清苦和澀??嗍巧嗉馍系闹苯哟碳?,澀是口腔黏膜的收縮感。比如我朋友小張,他總說“這茶又苦又澀”,其實他喝的是澀味強的茶。不過有趣的是,優(yōu)質(zhì)生普的澀味會在5秒后迅速回甘。你可以試試,喝完茶含一口水,感受那種“先澀后甜”的變化。
其實生普的苦澀會隨時間變化。比如我珍藏的2008年老茶,現(xiàn)在喝起來只有淡淡回甘,幾乎感覺不到苦澀了。不過新茶就不同了,剛出廠的生普苦澀味能達到峰值。這就像人一樣,年輕氣盛時棱角分明,成熟后變得圓潤。你有沒有遇到過“越存越甜”的茶?
老茶苦澀指數(shù):15%
新茶苦澀指數(shù):85%
苦澀味就像武俠里的雙刃劍。比如我同事小李,他只喝極苦的茶,說“不苦不澀不是茶”。不過也有茶友覺得苦澀傷胃,像王阿姨就總說“這茶太烈,我喝不了”。其實關(guān)鍵在于平衡,苦澀度在40%-60%的茶最耐人尋味。你屬于哪派?是“苦澀控”還是“溫和派”?
苦澀平衡點:50%其實品茶就像談戀愛,苦澀是初識時的考驗。比如我第一次喝冰島茶,苦澀中帶著蜜香,像極了初戀的感覺。不過現(xiàn)在再喝,能品出層次感:苦中帶甜,澀后生津。你可以試試用“三泡法”:第一泡感受苦,第二泡感受澀,第三泡感受回甘。這過程就像剝洋蔥,層層有驚喜。
品茶小技巧:苦澀≠劣質(zhì),回甘才是王道
其實現(xiàn)在很多茶商都在刻意保留苦澀味。比如去年拍賣的布朗山古樹茶,就是因為苦澀平衡得當(dāng)而拍出高價。不過也有爭議,有人認為過度強調(diào)苦澀會誤導(dǎo)市場。我個人覺得,苦澀是生普的靈魂,但不應(yīng)成為唯一標(biāo)準(zhǔn)。你期待未來的生普會更苦澀,還是更柔和?
?? 2023年苦澀味生普市場份額增長35%
?? 老茶客:苦澀是標(biāo)準(zhǔn)
?? 年輕茶友:接受度僅60%
其實苦澀就像人生,初嘗時難以下咽,回味卻滿是甘甜。下次再喝到苦澀的生普,別急著吐掉,試著感受它從苦到甜的旅程。也許你會像我一樣,突然發(fā)現(xiàn):原來苦澀中藏著最美的滋味。
?? 你喝過最苦的生普是?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