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最近跟幾個朋友去茶館喝茶,結果一壺普洱茶喝下來,聽得我是一臉懵逼??。什么生普熟普,什么古樹臺地,什么山頭山頭,聽得我頭都大了。后來發現,不只是我,好多茶友都卡在這一關,要么買貴了,要么買錯了,要么買回來放了一堆都沒喝。今天咱們就來嘮嘮這個讓人頭疼的普洱茶分類問題,幫大家理理清楚,避避坑!
簡單說就兩大類:生茶和熟茶。生茶就像個剛出生的娃,需要時間慢慢成長,越陳越香;熟茶就像是已經長大的青年,可以直接喝,口感醇厚。生茶喝的是未來,熟茶喝的是現在。我個人更偏愛生茶,感覺喝的是一種期待和變化,每次喝都有新發現!
古樹茶就像老壽星,樹齡大,根深葉茂,吸收的養分多,茶味更豐富;臺地茶就像年輕人,樹齡小,人工管理多,產量大,價格相對親民。我第一次喝到古樹茶時,感覺像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那股子山野氣韻,太絕了!臺地茶也有好茶,關鍵看工藝和原料。別迷信古樹,適合自己的才是的!
因為普洱茶是后發酵茶,就像陳年的酒一樣,時間會讓它的味道變得更復雜、更醇厚。生茶尤其明顯,放個幾年,苦澀味會退掉,甜度會出來,香氣也會變化。我家里放了幾餅2010年的生普,每年喝一次,都能感受到明顯的變化,這種期待感太棒了!放茶也是個技術活,得注意避光、防潮、通風。
第一坑:迷信名山頭,覺得越貴越好;第二坑:只認古樹,看不起臺地;第三坑:不懂工藝,只看包裝;第四坑:不懂存儲,買回來放壞。我踩過最深的坑就是買了個所謂的"名山古樹",結果喝起來一股堆味,后來才知道是工藝沒做好。所以啊,買茶前多做功課,別沖動消費!
建議從熟茶開始!熟茶口感醇和,不會太刺激,適合入門。可以找一些價格適中、口碑好的熟茶試試。我當初就是從熟茶開始的,慢慢適應了普洱的口感,才開始嘗試生茶。記住,喝茶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別一開始就追求高大上,容易失望!
記住幾個關鍵詞:香氣、滋味、湯色、葉底。好茶香氣純正,滋味醇厚,湯色透亮,葉底鮮活。不過這些都需要多喝多對比才能掌握。我有個小技巧,就是多找茶館試喝,不同價位、不同類型的都試試,建立自己的口感。別怕麻煩,這錢花得值!
普洱茶名通常包含年份、產區、等級等信息。比如"2010年布朗山古樹生茶",就說明是2010年的,產自布朗山,是古樹茶,生茶。不過現在很多商家喜歡起花里胡哨的名字,看著高大上,其實沒啥實際意義。我建議看不懂的茶名,就問清楚具體信息,別被唬住了!
記住八字真言:避光、防潮、通風、無異味。別用密封袋一包就扔箱子里,這樣茶容易發霉。我是在書房專門辟了個小角落放茶,用那種陶罐或者紫砂罐,定期檢查。存茶是個長期工程,得有耐心,也別指望一年半載就有神奇變化,好茶是等出來的!
分類方式 | 類別 | 特點 | 代表茶品 |
---|---|---|---|
按工藝 | 生茶 | 自然發酵,越陳越香 | 老班章、冰島 |
按工藝 | 熟茶 | 人工發酵,口感醇和 | 大益7572 |
按樹齡 | 古樹茶 | 樹齡大,內含物質豐富 | 昔歸、麻黑 |
按樹齡 | 臺地茶 | 人工管理,產量大 | 普通茶 |
按產區 | 山頭茶 | 特定山頭,風味獨特 | 易武、景邁 |
按產區 | 區域茶 | 大區域概念,風格相近 | 臨滄茶、版納茶 |
普洱茶的世界很大,分類很多,但別被這些搞怕了。記住,喝茶是為了開心,不是為了裝懂。從簡單的開始,慢慢探索,找到自己喜歡的口感,這就夠了!希望這篇指南能幫到大家,少走點彎路。最后送大家一句話:茶無上品,適口為珍。祝大家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那杯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