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記得去年我第一次去的時候,真的被高原反應折騰得夠嗆。那天晚上頭疼欲裂,連呼吸都像在負重。后來發現,周圍的人也差不多都是這種狀態。這讓我意識到,**如何避開這些坑**,才是關鍵!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有些人到了就“高反”了呢?其實,這跟海拔變化太快有關系。從平原到4000米以上,身體需要時間適應。比如,我有個朋友直接從拉薩飛到珠峰,結果剛下車就臉色發青,只能緊急返回。而那些慢慢爬坡的人,反而更容易扛過去。
記得我那次在日喀則住了一周,雖然腿酸,但后來上珠峰時輕松多了。
你是不是也覺得,現在去珠峰的人越來越多了?今年五一期間,珠峰停車場停滿了車,排隊拍照都要半小時起步。我親眼看見一個大叔為了拍張照片,硬是擠進人群,差點摔倒。
“太擠了,感覺像是在趕集!”
其實,避開高峰很重要。比如選擇6月初或者9月底,游客相對少很多,而且風景一樣美。
其實,想要避開這些問題并不難。別急著沖到珠峰,先在低海拔地區適應幾天。提前了解天氣,6月雨季剛開始,但晴天更多,適合遠眺雪山。
比如我這次就選了一個好天氣,一眼望去,珠峰像披著銀紗的巨人。
記住,裝備不能馬虎!帶上防風外套、太陽鏡和防曬霜,別忘了氧氣瓶,關鍵時刻能救命。還有,心態一定要平和,別想著“非去不可”,隨遇而安。
比如我有個同事帶了太多東西,結果累得半死,最后還是放棄了登頂。
有人說,珠峰已經商業化了,失去了原始的魅力。但我覺得,只要心態對了,它依然是個值得去的地方。畢竟,親眼看到世界之巔的感覺,真的很震撼。
避開高峰+科學規劃+裝備齊全=一次愉快的旅程。
大家還看了:
4月去珠峰大本營 去西藏珠峰大本營攻略
編輯:西藏旅游-合作伙伴
本文鏈接:http://www.51taibao.com/xizangtuan/19138506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