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燕窩,這個聽起來就很高大上的名字,到底是個啥玩意兒?它長啥樣?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神秘又珍貴的滋補佳品,看看它究竟有啥特別之處!
說到燕窩的樣子,那可真是別具一格。完整的燕窩通常呈不規則的半月形或船形,就像個小元寶似的,中間凹陷成兜狀。表面顏色一般是黃白色或灰白色,那附著在巖石的一面比較平整,另一面則微微隆起。
你仔細看的話會發現,窩的內部特別粗糙,像絲瓜絡一樣,摸起來質感硬而脆,斷面看起來很細膩,還有種角質樣的光澤。最神奇的是,把它泡在水里,它會變得柔軟膨脹,變得晶亮透明,輕輕一壓還有彈性呢!
小知識:干燥的燕窩和濕潤的燕窩看起來差別很大,這點在選購時要注意哦!
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燕窩也有不同的形態:
而且你知道嗎?第一次筑的巢叫"白燕窩",第二次脫毛時筑的叫"毛燕窩",窩角部分則被稱為"燕根"。
燕窩確實是來自燕子的窩,但不是咱們常見的家燕哦!它的成分主要來自一種叫金絲燕的唾液中的唾液酸等蛋白質類物質。
金絲燕和家燕可不一樣,這兩種燕子除了中文名都有一個"燕"字,從動物種源來說根本不是一類鳥。金絲燕的活動區域和家燕也不同,它們主要生活在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地區。
特征 | 金絲燕 | 家燕 |
---|---|---|
棲息地 | 熱帶雨林洞穴 | 人類建筑 |
筑巢材料 | 唾液+絨羽 | 泥巴+雜草 |
巢穴位置 | 懸崖峭壁 | 屋檐下 |
那燕窩具體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實挺有意思的。金絲燕這種小精靈,每年到了繁殖季節就會用唾液筑巢。它們的唾液遇到空氣就會凝固,一層一層地堆積起來,最后形成我們看到的燕窩形狀。
而且,第一次做的燕窩完全是由唾液凝成,顏色雪白,營養價值最高,是洞燕中的上品。在古代曾列為貢品,所以又稱為官燕。
采集燕窩可不是件容易事呢!工人們要爬上高高的懸崖,小心翼翼地取下這些珍貴的巢穴。特別是洞燕的采集,更是危險重重:
有句老話說得好:"采集洞燕者冒著生命危險,攀登于懸崖之間,附著于巖壁之上,一舉一動,扣人心弦,一失足即墜入深壑粉身碎骨。"可見當時采集燕窩的艱辛程度。
* 想象一下金絲燕在懸崖上筑巢的場景,是不是感覺很壯觀?
燕窩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多種氨基酸等,其中蛋白質含量較高,是一種名副其實的滋補佳品。
其實,燕窩因為結構的原因,確實有像粉絲一樣的絲狀結構,不過正常的燕窩燉好之后,會呈現出透明的狀態,燕絲分明不會粘連在一起。
更重要的是,燕絲可以用筷子夾起來不會斷裂,并且會發現燕絲晶瑩剔透,粗壯飽滿,口感Q彈爽滑,如果是清燉燕窩的話則會帶有淡淡的蛋清味。粉條燉好之后能非常明顯地看見,呈現半透明狀。
市面上的燕窩魚龍混雜,如何辨別真假呢?這里有幾個小技巧:
最近有位朋友在京東上買了一些燕窩,結果煮出來一看,天哪,這燕窩也太假了吧!她老公當時還不信,說不可能,她堅持說真的不一樣。于是我一一跟她解釋,最后還是決定退貨。商家先是答應補100元,她不答應;后來又提到200元,她還是不同意。這已經不是錢的問題了,是產品本身的問題。
大家買燕窩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那些看起來"完美無瑕"的產品所迷惑,畢竟天然的東西總是帶著點不完美的。
燕窩,這種神秘而珍貴的滋補佳品,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與文化意義,更因其高含量的蛋白質、氨基酸和礦物質成為滋補養生的首選。了解了燕窩的樣子、形成過程和鑒別方法,相信大家以后在選購時就能更加得心應手了!
不過話說回來,燕窩雖好,但價格也不菲,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適量食用。畢竟,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編輯:燕窩-合作伙伴
本文鏈接:http://www.51taibao.com/yanwodun/1226715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