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燕窩市場真是讓人又愛又恨啊!?? 一方面,它確實是滋補佳品,營養豐富;另一方面,各種“科技與狠活”讓人防不勝防。今天就來跟大家掏心窩子聊聊,怎么才能識破那些注膠燕窩,避免花冤枉錢買到假貨!
其實道理很簡單,就跟買房子挑大陽臺一個道理。天然的燕窩,盞形飽滿、紋理清晰、雜質少的確實很少見,價格也高得離譜。而那些注膠燕窩呢?通過往里面注射膠水、淀粉或其他填充物,就能讓燕窩看起來更加飽滿、厚實,重量也明顯增加!這樣一來,成本降低了,賣相好了,利潤自然就上去了。你說狠不狠?
別急,咱們普通消費者也不是吃素的,這些年也摸索出不少辨別方法。不過有些老方法現在不太管用了,因為技術也在“與時俱進”嘛!下面分享幾個我實踐過的、感覺還靠譜的方法:
這可是最基礎的功力。拿在手里仔細瞧瞧:
這招簡單粗暴,但還挺管用。同等大小的燕窩,注膠的肯定會明顯重一些!因為填充物增加了重量。你可以多拿幾盞比較一下,手感上就能感覺出來。
厚度異常的燕窩要特別留意。有些燕窩的中間部分特別厚,而四周又特別薄,這很可能就是只在中間部分注了膠。天然的燕窩厚度應該是相對均勻的(也會有薄厚不均,但不會是這種“假肚腩”)。
真正的燕窩,干品聞起來應該是淡淡的蛋清味,有點像鳥窩或者海邊的味道,很清新。如果聞到一股明顯的化學膠水味、腥臭味或者甜膩味(有些會添加糖漿),那基本就是假貨或者嚴重處理的燕窩了。
不過氣味這東西比較主觀,而且有些劣質膠水干了之后氣味也不明顯,所以不能單憑這個就下定論,要結合其他方法一起看。
這個是老方法,但稍微改良一下,效果更好。
?? 小提示: 泡發測試需要耐心,不是泡個幾分鐘就行,至少要泡發充分后再檢查。而且,有些高級的注膠技術可能泡發后也看不出來,所以這只是輔助手段。
這個方法比較“”,而且有風險,不建議經常做,更不要對著整個燕窩燒! 如果實在不放心,可以剪下極小的一角(指甲蓋大小)試試。
用打火機燒一小撮燕窩絲,觀察:
?? 安全第一! 在通風的地方操作,遠離易燃物,別把家里點著了!這方法只是輔助參考。
特征 | 天然燕窩 | 注膠/假燕窩 |
---|---|---|
紋理 | 自然、不規則、有縫隙 | 規整、筆直、像刀切、可能無自然縫隙 |
重量 | 相對較輕 | 明顯偏重 |
厚度 | 相對均勻(可有薄厚) | 中間特厚、四周特薄或整體異常厚實 |
氣味 | 淡淡蛋清味 | 化學膠水味、腥臭味、甜膩味等 |
泡發 | 自然膨脹、水質清澈微蛋清色、無分離物 | 可能快速膨脹、水質渾濁、有漂浮/分離物 |
燃燒(小樣) | 蛋白質焦糊味、灰白色粉末 | 化學氣味、留下硬塊 |
說了這么多辨別方法,其實最關鍵的還是:從正規渠道購買!
唉,現在買東西真是讓人心累。明明是滋補身體的好東西,卻被這些黑心商家搞得烏煙瘴氣。不過咱們也不能因此就全盤否定燕窩啊!只要我們多學點知識,擦亮眼睛,還是能找到真正的好燕窩的。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幫到大家,一起遠離那些“科技與狠活”,吃得放心,補得安心!??
愿我們都能吃上貨真價實的滋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