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茶友在群里吐槽,說花了大價錢買的普洱茶,味道跟別人說的完全不一樣,感覺自己被騙了??。其實這事兒挺普遍的,很多新手都踩過這個坑!今天我就用大白話給大家,為什么同樣是普洱茶,味道差別這么大?這背后跟產地的氣候關系可大了去了!
海拔這玩意兒,對茶葉影響太大了!
海拔越高,茶葉香氣越揚,滋味越鮮爽。
為啥呢?海拔高的地方,晝夜溫差大,茶樹生長慢,積累的芳香物質就多。就像住在高樓層,空氣都清新點嘛!
而且高海拔地區紫外線強,茶樹為了保護自己,會分泌更多茶多酚和氨基酸,這些可都是好東西!
我個人覺得,海拔1800米以上的普洱茶,那香氣簡直絕了,喝一口感覺自己站在山頂吹風???。
這絕對是關鍵中的關鍵!
雨量適中(年均1000-1800mm)的產區,茶湯最醇厚。
雨量太少了,茶樹長得慢,味道淡;雨量太多了,茶樹瘋長,味道就寡淡了。這就像做人,太窮和太富都不好,中間那個度最舒服!
我有個朋友在臨滄種茶,他說每年雨季來臨時,茶樹葉子都肥得流油,那叫一個喜人!但采摘時得趕緊,不然下雨天采的茶葉,味道就差遠了。
記住!暴雨天的茶葉別碰,味道絕對"水"得很!
溫度這東西,真的能決定茶葉的"性格"!
年均溫15-22℃的產區,茶湯最耐泡。
溫度太低,茶樹生長慢,味道寡淡;溫度太高,茶樹生長快,但內含物質積累不夠,味道就單薄了。這就像養孩子,太嚴和太松都不行,得剛剛好!
我之前在勐海喝茶,發現那里的茶湯就算泡到第8泡,味道還那么足,真不愧是"普洱茶窩子"!
溫度區間 | 茶湯特點 | 適合沖泡次數 |
---|---|---|
低于15℃ | 味道淡薄 | 4-5泡 |
15-22℃ | 醇厚耐泡 | 8-10泡 |
高于22℃ | 味道濃但短 | 6-7泡 |
這可是茶樹的"家底"!
紅壤和磚紅壤產區的茶,回甘最持久。
云南大部分茶區都是這兩種土壤,怪不得普洱茶這么出名!土壤里的礦物質直接被茶樹吸收,最后變成我們喝到的味道。
我有個云南朋友說,他們那兒的茶農看土色就能知道茶葉好不好,這技能簡直絕了!
濕度就像茶葉的"保鮮膜"!
年均濕度70-85%的產區,茶香最持久。
濕度太低,茶葉容易失水,香氣就散了;濕度太高,茶葉容易發霉,那就完蛋了!
勐海那邊的濕度就特別好,茶葉香氣能保存很久,難怪他們產的茶那么貴!
我個人建議,買普洱茶前先問清楚產地的濕度,這比問價格還重要!
陽光可是茶樹的"充電寶"!
年均日照1200-1800小時的產區,茶湯最明亮。
日照太少,茶葉生長慢,味道淡;日照太多,茶葉容易老化,味道苦澀。這就像曬太陽,曬太少沒精神,曬太多曬傷!
我上次在普洱市喝茶,發現那里的茶湯顏色特別亮,喝起來也舒服,后來才知道他們那日照時間剛剛好!
不同季節產的茶,簡直天差地別!
春茶(3-5月)香氣,秋茶(9-11月)滋味最醇。
春茶經過一冬的積累,營養最豐富;秋茶天氣涼爽,茶葉生長慢,味道醇厚。夏茶?那玩意兒就別喝了,又苦又澀!
我個人最愛春茶,那股子鮮爽感,簡直了!
這可是大自然的"風水"!
坡地(15-30度)產的茶,口感最協調。
平地排水不好,茶樹容易爛根;太陡峭的地方,茶樹吸收養分少。坡地就剛剛好,排水好,陽光足,簡直是茶樹的天堂!
我去年去易武采風,發現的茶都在半山腰,當地人說是"陰陽平衡"的地方,喝起來確實舒服!
??記??!買茶時問清楚是不是坡地種植,這很重要!
所以啊,買普洱茶不能只看和價格,得看產地氣候!現在你知道為啥同樣是普洱茶,味道差別那么大了吧?
下次買茶,記得問清楚這些信息,別再被忽悠了!感覺這篇文章有用的,別忘了點贊收藏,不然下次找不到了可別怪我??!
編輯:普洱茶-合作伙伴
本文鏈接:http://www.51taibao.com/chajuhui/1742381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