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買過普洱茶,打開包裝一看表面有層白霜,心里直打鼓?別急,這可能不是發(fā)霉,而是“茶霜”。但到底是不是發(fā)霉?咱們來聊聊。
去年買了幾餅老茶,表面白乎乎的,我以為是發(fā)霉了,差點扔掉。后來朋友說這是“茶霜”,我才意識到自己太緊張了。其實很多人和我一樣,一看到白點就怕,結果白白浪費好茶。
茶霜是自然形成的,摸起來干爽,沒有異味。發(fā)霉則會黏膩、發(fā)軟,還會有酸味或霉味。我試過幾種方法,比如用手指輕輕刮一下,茶霜會掉,發(fā)霉卻很難去掉。
根據茶葉市場調查,約60%的老普洱茶都有不同程度的茶霜。而發(fā)霉的茶品不到5%。說明大多數情況都是正常的,不用太擔心。
有一次在茶友聚會,大家圍著看一塊老茶,有人說是發(fā)霉,有人說不是。最后我拿去測了一下,確實是茶霜。那一刻我真后悔沒早點了解這些知識。
你聞一聞,茶霜沒有怪味,反而有一股淡淡的陳香。發(fā)霉的茶則會有刺鼻的酸味。我每次泡茶都會先聞一聞,再決定要不要喝。
上次我去茶店買茶,老板拿出一塊新茶,表面有白點。我問是不是發(fā)霉,他說是茶霜,還給我看了幾個例子。現在我知道了,遇到類似情況千萬別急著扔。
普洱茶表面的白色不一定是發(fā)霉,可能是茶霜。建議你多了解,別輕易判斷。記住,茶霜是正常現象,發(fā)霉才是問題。多觀察、多聞、多問,才能避免踩坑。
現象 | 判斷標準 | 處理方式 |
茶霜 | 干爽、無異味 | 可正常飲用 |
發(fā)霉 | 黏膩、有霉味 | 不要喝 |
別讓“白點”嚇到你,它可能是茶的年份在說話。**你懂了,就不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