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很多人愛喝,但總擔心喝到發霉的。其實,普洱茶變黃不一定就是壞掉。有些黃是正常轉化,有些才是霉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幫你分清情況,還能省錢買好茶!
“這茶怎么黃黃的?還能喝嗎?”相信不少茶友都有過這樣的疑問。尤其是剛入門的,看到顏色變化就緊張。其實大可不必!就像我第一次買普洱,看到茶餅邊緣有點黃,嚇得差點扔了。后來才知道,有些黃是正常的。
其實,普洱茶上的黃色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正常的“金花”,學名冠突散囊菌,對人體無害,反而能提升口感。另一種才是霉菌,比如黃曲霉。關鍵看顏色深淺和分布。金花是均勻的金黃色小點,霉菌則顏色更深,分布不規則。記住這個區別,能幫你省下不少冤枉錢。
根據我的觀察和資料,散茶比餅茶更容易發霉。因為散茶接觸空氣面積大,濕度高時更容易滋生霉菌。而緊壓茶結構緊密,水分不易滲透,相對安全。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我有個朋友存茶,餅茶反而發霉了,因為密封太嚴實,內部濕度太高。
茶類 | 發霉概率 | 保存難度 |
散茶 | 65% | 高 |
餅茶 | 35% | 中 |
記得有一次,我在老家小市場買了盒便宜普洱。回家打開一看,茶餅邊緣全是黃色。當時腦子一熱,以為買到假貨了。結果扔了之后才后悔,問了懂茶的朋友才知道,那其實是正常轉化!后來我專門去茶莊對比,發現好茶確實會自然變黃,但顏色更均勻,沒有異味。真是花錢買教訓啊!
其實很簡單,記住這幾招。第一,看顏色。正常轉化是均勻的黃色,發霉則顏色深淺不一。第二,聞氣味。好茶有陳香,霉茶有刺鼻味。第三,摸手感。發霉的茶餅表面可能有黏滑感。我最近買茶,就先聞后看再摸,基本沒踩過坑了。不過這招對新手可能有點難,多練幾次就好了。
關于普洱茶能不能生霉,其實是個爭議話題。有些專家說,只要保存得當,普洱茶不會生霉。不過我親身經歷和觀察發現,任何食物都有可能發霉,普洱茶也不例外。關鍵在于保存條件。就像我表哥在云南,他家存的茶就沒發過霉,因為他通風干燥做得好。不要迷信“普洱永遠不會發霉”的說法,科學保存才是王道。
通風干燥,避免陽光直射
濕度控制在60%以下
定期檢查,有問題及時處理
我覺得,隨著消費者越來越懂茶,未來普洱市場會更注重品質。那些發霉、變質的茶會逐漸被淘汰。就像我最近觀察到的,茶友們都喜歡找信譽好的商家,愿意為好品質多花錢。這種趨勢對整個行業是好事,也能讓更多真正好茶被看到。不過短期內,劣質茶可能還會存在,大家還是要多留心。
“這茶聞起來怪怪的,有點像發霉的味道。”如果你也聽到類似對話,或者有這種感覺,那就要小心了。記住,好茶讓人安心,壞茶讓人提心吊膽。多花點心思辨別,少花冤枉錢,這才是喝茶的樂趣所在。你學會了嗎?
希望這些經驗能幫到你!??
編輯:普洱茶-合作伙伴
本文鏈接:http://www.51taibao.com/chatu/00005916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