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從山西晉中出發,一路向西,最終抵達拉薩,這趟旅程光是聽著就讓人心潮澎湃。三個人結伴而行,自由行的選擇讓整個行程充滿了未知和驚喜。高原上的風景、文化、人情,都是平時在城市里難以體驗到的。不過說到高原反應,這可是個實實在在的挑戰,需要提前做好萬全準備。
其實,我們出發前也做了不少功課,但真正到了高原上,才發現那些數據分析和理論真的只是冰山一角。比如,拉薩的海拔有3650米,而晉中只有800米左右,這近3000米的落差,不是開玩笑的。我們三個剛到拉薩的第一天,就明顯感覺到呼吸困難、頭痛欲裂,尤其是晚上睡覺時,感覺每一口呼吸都特別艱難。你真的能感受到身體在吶喊:“我需要氧氣!”
我們當時還以為只是有點累,其實那些都是高反的早期信號。比如,走路時感覺腿像灌了鉛一樣重,說話都費勁,而且特別容易累。其實,高原反應并不是每個人都會經歷,但根據我們的觀察,至少有60%的人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響。比如,我們遇到的一對夫妻,他們前一天還好好的,第二天就開始劇烈頭痛,不得不提前結束行程。別以為自己是“天選之子”,高反真的不分人。
我們出發前特意買了紅景天、高原安這些,雖然不知道有沒有用,但心理安慰還是有的。不過最實用的還是便攜式氧氣瓶,真的能救命。比如,我們有個朋友在納木錯的時候,因為海拔更高,直接吸了氧才緩過來。其實,這些準備花不了多少錢,但關鍵時刻能救急。而且,心態也很重要,別一開始就給自己太大壓力,慢慢適應才是王道。
其實,很多經驗豐富的驢友都會告訴你,高原適應的辦法就是“緩慢爬升”。比如,我們選擇先去日喀則,海拔比拉薩低一些,然后再慢慢往拉薩走。這樣身體有緩沖的時間,高反的影響會小很多。不過我們有個朋友不聽勸,直接從平原飛到拉薩,結果第二天就高反嚴重,不得不去醫院。聽勸,真的能少走很多彎路。
說實話,高反確實讓旅程變得有點“痛苦”,但反過來想,這也是一種獨特的體驗。比如,我們在珠峰的時候,雖然頭痛得厲害,但站在那里,看著那壯麗的雪山,感覺一切都值了。其實,這種“痛并快樂著”的感覺,正是高原旅行的魅力所在。而且,高反也讓我們更加珍惜每一刻的平靜,比如在客棧里喝杯熱茶,都感覺是一種奢侈。
根據我們收集的一些數據,海拔3000米以下,高反的概率大約在20%左右;到了3500米,這個數字會飆升到50%以上;而到了4500米,幾乎90%的人都會受到影響。比如,我們在納木錯(海拔4718米)的時候,三個朋友全部中招,而且癥狀都比較嚴重。如果你計劃去更高海拔的地方,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別抱著僥幸心理。
關于高原反應,其實一直有個爭議:到底要不要依賴?比如,我們團隊里就有人覺得,是必要的,能緩解癥狀;但也有人說,會產生依賴,不如靠身體自然適應。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有道理。比如,我們有個朋友全程沒吃藥,硬扛過來了,但過程非常痛苦;而另一個朋友吃了藥,雖然癥狀輕一些,但總覺得不太“自然”。這個問題真的沒有標準答案,只能看個人選擇。
說實話,這次高原之行,高反真的讓我印象深刻。比如,有一次我們在布達拉宮廣場,突然感覺頭暈目眩,差點摔倒。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識到,原來自己的身體并不是那么“強大”。不過也正是這些經歷,讓我更加珍惜健康,也學會了在面對困難時保持冷靜。其實,高反雖然難受,但也是一種成長,不是嗎?
晉中到拉薩的自由行,高反確實是個不小的挑戰,但只要你提前做好準備,比如、氧氣、緩慢爬升,其實問題不大。比如,我們三個雖然都經歷了高反,但都順利完成了旅程。而且,回過頭看,那些難受的時刻,反而讓旅程更加難忘。別害怕,出發吧!
大家還看了:
晉中到山西